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2177
试论幼儿音乐教育
音乐是发展孩子想象力、创造力,促进个性发展的有效手段。幼儿音乐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健全的人,而不是塑造音乐家。因此,我们要通过音乐教育,培养情感丰富,创造能力强和个性健康的人,为儿童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让幼儿学会“听”音乐,感受音乐幻想的彩翼。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情感的艺术。在幼儿园教学中,孩子们接触的音乐作品的数量和类别不够多,欣赏时间也偏少。要想让孩子充分感受音乐的美,并引起相关的情感体验,惟有创造机会让幼儿充分接触音乐。有了丰富的体验,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就会更浓,他们就会自觉通过音乐这一途径表达内心的感受。在孩子倾听音乐的过程中,教师应仔细观察,在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教师适时地给予指导,培养孩子对音乐的敏感性和领悟力。我认为一切音乐教育都应当建立在听觉的基础上,首要的事情是教会儿童运用所有的感官参与体验,其次才是获得见解和能力。幼儿音乐教育是人一生中最早的音乐教育。如何做好幼儿的音乐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一、幼儿音乐教育的主要特点
幼儿音乐教育必须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科学规律
幼儿音乐教育必须以幼儿发展的生理、心理特点,幼儿教育的原则、方法等基本理论为指导进行教育工作,违反这些带有规律性的问题,教育工作或事倍功半,或收效甚微,甚至给幼儿带来心理、生理上的损伤。
通过对音乐艺术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感受向幼儿进行教育是音乐教育的主要特点。
音乐教育的主要特点是通过音乐作品给人以情感体验和审美感受这样一条音乐艺术途径,来完成它的教育。音乐审美感受是使儿童在学习音乐过程中,通过感知音乐作品的艺术美,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获得美的感受。音乐作品的艺术美包括旋律美、节奏美、和声美和演唱演奏中的音色美。儿童音乐作品以反映儿童生活中富有情趣的、积极向上的、健康活泼的思想情绪为主,同时表现出这些思想情绪背后所隐藏的称颂、赞扬、关心、同情、鼓舞、帮助等鲜明的态度。音乐艺术不是靠直接的说理,而是以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激励人的感情,给人以启示,发挥其感染教育作用,使人领悟其教育内涵。
寓教于乐是幼儿音乐艺术教育的又一特点
音乐艺术有娱乐性特点,这是吸引幼儿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的重要特点之一。利用音乐的娱乐性特点引导幼儿在玩中学,在乐中学,把音乐教育寓于愉快的音乐感受和音乐表现之中,学得愉快,学有所得。引导幼儿在愉快活泼的、富有艺术特点的教育活动中受教育,把教育寓于欢乐的音乐活动之中,以“乐”作为对幼儿进行教育的有效手段,以促进幼儿性格活泼开朗,身心健康,精神满足,德、智、体、美等方面同时受到教育。 4、音乐教育的影响产生于潜移默化的教育过程中 音乐教育是在儿童愉快的音乐活动中进行的,它的教育影响往往不像语言说教表述得那样直截了当,而是像春雨点点滴滴渗透到儿童的内心情感、心灵深处,起着熏陶、感染的教育作用。因此,音乐教育中无论是能力培养、思想认识提高,还是心灵陶冶都需要经过一个循序渐进的、连续不断的、潜移默化的教育过程。而音乐艺术教育作用于人的内心情感心灵深处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比说教更有说服力,更深刻,更持久。
二、在实践中使用音乐教育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幼儿音乐教育的目的是挖掘和发展人自身潜在的音乐素质和能力,负有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爱好,萌发幼儿初步地感受美、表现美的重要使命。如何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呢?
1、首先要善于发现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幼儿从小就具备了学习音乐的潜力,如幼儿一听到节奏明快、活泼、优美、抒情的歌曲,马上就会手舞足蹈,摇头晃脑。听到进行曲马上会甩起臂膀学起解放军,雄纠纠气昂昂地边敬礼边走起步来……幼儿发现一些发响的玩具,好奇心会驱使他们拿起摇动,并作为乐器边唱边伴奏……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对常接触的熟悉的音乐形象和带情节的音乐,特别感兴趣,有很强的表现欲望。但幼儿对音乐的兴趣不持久易转移,所以老师要通过观察及时发现幼儿对音乐的兴趣,保护幼儿兴趣的萌芽,并且要创设条件不断地给予满足,使其稳定并不断地发展。
2、培养、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将音乐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之中。幼儿来园,教室里播放轻声悦耳的音乐,使幼儿一入园就进入一个安静、舒适的音乐艺术环境中。早操、进餐、午睡等活动配上合适的音乐。丰富幼儿的生活内容,为幼儿提供多看、多听、多实践的机会,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