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3381
挖掘地域资源开展手工活动,促进幼儿能力发展
【摘要】地域资源是具有地方特色的各类资源,是幼儿教育的重要课程资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幼儿能力发展。本文主要论述如何挖掘地域资源开展手工活动的基本途径,以及手工活动对儿童能力发展的有利因素等。
【关键词】地域资源 手工活动 幼儿能力发展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地域”的解释是:“本乡本土。”那什么是地域资源呢?就是本地区富有地方特色的资源,包括自然风光、名胜古迹、人文风俗、文化遗产、特色产业等。这些地域资源是幼儿教育的重要课程资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教学中,笔者充分挖掘本园地域资源,开展手工活动,在活动中一方面使幼儿身体协调能力得到锻炼,另一方面又促进了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了幼儿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那么,如何挖掘地域资源,开展幼儿手工活动?其对幼儿能力的发展又有怎样的作用呢?
开窗放入大江来
——地域资源是手工活动的源头活水
我园地处黄海之滨,这里是一片新生的土地,有着丰富的海洋资源和人文资源。这些富有特色的地域资源,应该成为我园地方课程开发的宝贵资源。同时近年来,随着沿海大开发的迅猛发展,我园所在地区更是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这些都影响并冲击着我园的幼儿教育。这也为我们在教学中挖掘和利用地域资源,进行儿童手工活动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
1.多渠道挖掘资源。
地域资源是具有原生态的特点,它总是与该地域的自然、文化、风俗、产业有着紧密的关联。就某个地域而言,其衍生出的资源是丰富多彩的,犹如一座巨大的宝库,正等着人们去感受、去继承、去发展。教学中,我们必须从多渠道挖掘地域资源,为我所用。
(1)查阅文本。就是要充分利用当地的地方志,在认真阅读的基础上,找寻富有地域特色的,且能够被幼儿接受的材料,加以利用。比如笔者在查阅地方志相关内容后,了解了本地区渔船建造发展的历史,指导幼儿进行利用橡皮泥进行渔船模型的制作。孩子对此十分感兴趣,一方面活动内容是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具有亲切感;另一方面制作渔船模型的过程中更是对未知领域的探索,有效激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
(2)实地调查。实地调查是挖掘地域资源的有效手段。走进生活,走进社区,去了解本地区的民俗文化,调查当地经济特色,采访本地居民,能够获得第一手资料。比如笔者在获知本地老渔民利用业余时间建立了渔家文化展览馆后,就离开前去拜访参观。通过这次参观,笔者对本地区的渔家文化有了新的更深的认识。这就为笔者在开发幼儿手工活动内容方面提供了宝贵的教学素材。
(3)家长推荐。我园是一所海滨幼儿园,家长大多是土生土长的渔家子弟。他们对渔家文化,对本地资源是十分了解的。因此,笔者利用家长会的时机,邀请家长为幼儿手工活动提供素材。家长们十分支持学校工作,纷纷提供宝贵意见。不少家长还提供制作素材,比如提供大量贝壳用来制作贝壳小工艺品等。
2.科学地选择资源。
面对丰富的地域资源,我们还必须进行精心的选择。因为不是所有的资源都符合儿童的心理年龄和认知水平。科学地选择资源,是成功开展幼儿手工活动的重要保证。
(1)是否符合年龄特征。在选择地域资源开展手工活动时,我们首先要考虑是否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既要有一定的难度,又要力所能及。难度大,幼儿不能完成;难度小,又不能激发幼儿参与的热情。比如笔者在教学中,就选择了用橡皮泥制作渔船模型、用图画纸制作各种鱼类模型、用贝壳制作小工艺品、用废旧可口可乐瓶制作捕鱼工具等等。
(2)是否激发幼儿兴趣。教师所选的内容最好是幼儿感兴趣的。幼儿对于自己感兴趣的题材能够主动接受,能够积的参与创作。这样教师组织活动也比较容易,还能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比如上面提及的用图画纸制作各种鱼类模型,就深受幼儿的喜爱。不少孩子制作了各种各样的鱼,并布置在教室里,成为班级的“海洋世界”。
(3)是否具有多样性。选择的教学内容要有多样性。一方面让幼儿在每一次手工活动中都有新鲜感,激发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也能对幼儿进行多种操作能力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