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2967
在音乐实践体验中提高幼儿的识谱能力
【摘要】新课程标准指出:“在音乐听觉感知基础上识读乐谱,在音乐表现中运用乐谱。”可见现行音乐教学中并不否定乐谱的认读。识谱是打开音乐大门的钥匙,识谱能力的提高对学生感受、理解、表现及创造音乐有着重要的作用,不识谱、读谱就无法理解乐曲的结构、节奏、旋律等,尤其是幼儿识谱能力的培养,更起着如音乐大厦基石的作用,学会识谱会为学生将来进一步学习音乐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音乐实践 低段 识谱教学 识谱能力
“识谱教学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必要环节”。然而目前音乐识谱教学的现状令人担忧,学生普遍感到学习识谱枯燥乏味,甚至感到畏惧,不少学生模唱歌曲,尤其是直接模唱歌词的能力是相当强的,但是让他唱曲谱却感到困难, 吃力,而且学生普遍喜欢唱歌词,不喜欢唱歌谱。
幼儿园孩子好奇心强,对新事物兴趣浓厚,几年来,我们音乐教研组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游戏、柯尔文手势、注音法、图形谱、唱奏结合等方法,让学生在玩、模仿、体验中实践各种音符,争取最佳的识谱教学效果。
一、利用图形谱感受不同的节奏和音高
在幼儿园教材中有许多图形谱,我充分利用教材,让幼儿感受不同的节奏和音高,为识谱教学打下扎实的基础。
1.利用小人走跑图形谱感受不同的节奏。在教材中有许多小人走跑图形谱,我先让学生做“走过去,跑回来”游戏,老师先来示范“走” 与“跑”的动作,再让学生比较他们的区别:学生发现“走” 得慢,“跑”得快;“走”一步正好等于“跑”两步;“走” 的步子大一点,“跑”的步子小一点,发现了这个规律以后,我就自然的引入了音乐中的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再分组让学生自己来体验这个活动,既训练了节奏,又促进了大脑的发育。
2. 利用图形谱感受旋律的高低变化
形式生动、形象直观的图形谱可以来帮助学生更好的感受、理解和体验音乐。形象图形谱的运用,更是把听觉艺术与视觉艺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如:学唱歌曲《海》这一课时, 让学生边听边画图形谱,感受音的高低位置,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形象,领略到音乐中的美。
二、利用字母注音法记住音的唱名
我国目前流行的是数字简谱,即用阿拉伯数字代表唱名。幼儿园的孩子认识音阶1 2 3 4 5 6 7 ,但是一旦顺序被打乱,变成简单的曲谱,学生就有些为难了,常常不愿唱也不想唱,这时候我就会引导学生用字母注音法,在歌谱的上面用笔注:do re mi fa sol la si,同时为了书写方便,易记,我让学生采用的是字母简谱,方法是将每个唱名的第一个字母作为整个音节的标记。如学唱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时
1=C 2/4
s m s m d l s m d m d s m r
5 3 │ 5 3 │ i 6│ 5 - │3 1 │3 1 │5 3│2 - │ │
国 旗 国 旗 真 美 丽, 金 星 金 星 照 大 地,
通过字母注音法教学的实践,可以帮助学生更快的认识歌谱,一年下来,学生对每个音的唱名都能准确地念出来了,到小学时不用注音,也能很快念出来,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
三、巧借手势培养学生识谱技巧
手势——可以帮助儿童对于音高位置的掌握和控制。柯尔文手势唱名法能帮助学生进行音阶练习和音高训练,培养音准能力,建立正确的音高概念,是提高识谱教学效果的好方法。尤其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我对柯尔文手势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了解。尤其在对幼儿教学中,我让学生学着用手形的变化及手位的高低调节来学唱简单的旋律;如:学唱歌曲《放牛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