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3925
论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教育活动
[摘 要]《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提升游戏对于幼儿成长与发展的独特价值与意义,把游戏作为幼儿园教育的基本形式,将游戏作为一门主课,将玩具当作教科书,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社会、了解生活、获得知识、开发智力、增进才能、强壮体魄,实现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
[关键词] 游戏 幼儿教育 基本活动
一、游戏的基本特征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也是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在幼儿教育实践中,我们可以发现幼儿游戏具有这样一些基本特征:
1、自发性
从游戏的动机分析,儿童参加游戏活动是出自内在的动机,是完全主动自愿的。如:我们经常看到幼儿在活动区域内,只要投放一定的材料和特定的环境下,幼儿就会模仿办家家,开商店等,自己充当各种角色,自己支配各种玩具。
2、 自主性
(1)自主性是人作为活动主体在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2)游戏是一种自主性活动,在游戏中,幼儿的主体意识和自主能力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张扬,他们在活动中享有充分的选择权和决定权。游戏的这种特征在游戏化幼儿园课程中得以凸显。
(3)游戏化幼儿园课程本身,很富有弹性。在整个活动中,幼儿是活动的主体,他们不再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知性灌输,而是对活动有选择权和决定权。
例如,在我所教的大班,每天时间安排上,一方面,我将完成新活动自主权交给孩子,让他们自己决定一周内完成新活动的时间,只要他们完成即可,我不作硬性规定。另一方面,除每天安排的集体区域时间外,只要是非集体活动,课间、饭后,幼儿都可以自由进出各区域,或玩新活动或继续未完成的探索……也就是说,怎么玩,和谁玩,玩什么,都是由儿童自行决定的,在游戏中体现出幼儿是游戏的真正主人。
3、 虚幻性
从游戏的内容分析,儿童的游戏是虚构性的,充满想象的。在游戏中,儿童可以超越时空的限制,以诗一般的逻辑构画自己的活动空间。
一个布娃娃,幼儿会赋予它生命,当成真的,和它说话,给它喂东西等。自己扮演成娃娃的父母。在他们的世界里,一切都是可能的,一切都是允许的,似乎没有为什么是这样的问题。
4、体验性
从游戏的氛围分析,作为自发、自主的活动主体,儿童在游戏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主观感受或心理体验,即游戏性体验。一个游戏玩下来,有的幼儿会玩的很开心,有的幼儿会觉得这个游戏不好玩。
大多数女孩子爱玩音乐区,在这个区域中会自我陶醉,能歌善舞,自我表现;而男孩子却很少进入该区,一般都玩结构区,百玩不厌。这种游戏性体验是游戏不可缺的心理成分和构成要素。
5、非功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