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5351
论幼儿教师职业压力及其影响因素
[摘 要] 职业压力作为一种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工作和生活质量的社会流行现象,早已为人们所认同,而教师普遍被认为是高压力职业之一,教师职业压力也早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界的研究热点。幼儿教师作为幼儿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其职业压力随着早期教育逐渐为人们所重视而逐渐增加。其压力的来源主要有社会、幼儿园、个人等内部和外部因素。对幼儿教师职业压力的调适应主要从社会支持、工作环境和自我心理调节等几方面进行。
[关键词] 幼儿教师 职业压力 影响因素 压力调适
一、幼儿教师职业压力的概念界定
(一)“压力”心理学概念
压力是指“有机体对于能力所不能及,或者扰乱其平衡状态的刺激事件所表现出的特定或非特定的反应状态。”这其中不仅包括对突发的刺激事件的心理感受,同时也包括当面对此类事件时的心理应激反应。
压力反应又包括心理压力和生理压力。压力引起的个体生理反应表现是:心跳加快,血压增高,内分泌混乱,更严重的还会出现精力衰竭。压力引起个体的心理反应表现有:情绪烦躁,易怒,抑郁,自卑,失望等。在工作方面的压力过高,最终将导致个体产生职业倦怠,出现工作表现、业绩等方面的下滑与失衡。
(二)什么是职业压力?
职业要求往往迫使从事该职业的人员做出偏离其自身常态机能的行为,在这一过程中,从业人员会感觉到相应的压力。这种压力就是职业压力。职业压力对于从事该职业的个体会造成生理、心理以及行为方面的影响。生理影响方面可能导致个体产生各种疾病;心理影响方面可能导致个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例如心理失衡等;行为方面的反应则是可能出现各种工作中的异常行为。由于各种职业自身的特点不同,因此不同职业所产生的压力也不尽相同。此外,由于从业人员自身生理和心理状况不同,相同或者相似的职业压力在不同的个体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反应也各不相同。
(三)什么是幼儿教师的职业压力?
参照教师职业压力的界定,我们可以将幼儿教师职业压力定义为:在幼儿教育这一特殊的职业环境中,由于各种突发性或具有职业威胁性的刺激持续作用而引起的幼儿教师的一种心理紧张状态,这种应激性反应可能会导致幼儿教师出现一系列的生理、心理和行为活动改变。适度的职业压力可促使幼儿教师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不仅是必要的,而且能够扩展职业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但过度的职业压力则会使幼儿教师产生生理、心理以及行为失调反应,从而影响到个体身心和职业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二、幼儿教师职业压力的现状
对于幼儿教师而言,感受到比较大的职业压力几乎是所有人的共识,那么当前我国幼儿教师职业压力的具体状况究竟如何?
有研究者(王小鹤,2008)采用自编的问卷对广州市8所不同层次幼儿园的183名教师进行了职业压力方面的调查研究,结果发现,有78.1%的教师感觉自己承受着工作压力,其中感受到中度以上压力的有95人,占所调查人数的51.9%,感受到有重度或极重压力的有50人,占调查人数的27.3%;仅有21.9%的人没有感到职业压力。这说明幼儿教师普遍存在着职业压力感,不少人甚至感觉到压力很大,影响本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