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3804
浅谈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摘要】由于现在的孩子家庭生活生活优越,父母及亲人对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缺乏耐心,有的甚至包办代替,目前小班有的自理能力差。教师要加以正确的引导,家园相互配合,以培养小班幼儿的自理能力。 【关键词】小班幼儿;自理能力;培养策略
生活自理,简单的说就是自我服务,自己照顾自己,它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幼儿今后的生活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但现在的大部分孩子,依赖性强,生活自理能力差,以至于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环境。所以,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至关重要,我们要把这项能力的培养作为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初步形成文明卫生的生活态度和习惯,独立自信的做力所能及的事,有初步的责任感。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和劳动习惯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良好的人格、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幼儿今后的生活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也提出了“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幼儿有了一定的自理生活能力,不仅会满足自身的发展需要,更是幼儿在以后社会中赖以生存及发展的根本。小班幼儿尽快学会自理能更快的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而且能培养幼儿的独立性、社会责任感。“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并迁移到以后的生活、学习、工作等方面,对于适应快节奏、高强度的未来社会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性
当今社会,大部分家庭都是独生子女,一个大家庭中六、七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为这一个孩子服务。由此我们的孩子出现了这样一系列的“独生子女现象”:以自我为中心、狭隘、自私、霸道,一味地索取不知回报、没有责任感、冷漠、互相攀比等等。我们常常能在生活中看到这样的场景:家长一个手牵着孩子,另一个手拿着孩子的玩具和自己的包匆匆忙忙的走在去幼儿园的路上;早上起来孩子在刷牙家长陪在一边帮孩子拿着漱口杯。诸如此类的现象让我们不得不为现在的孩子们担忧:在长者老去的那一天,我们的孩子们该怎么办?由此提出:在幼儿园小班阶段开始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幼儿今后的生活也产生深远的意义。但现在大部分的幼儿依赖性强,生活自理能力差,以致不能很好的适应新环境。当前不少家长对独生子女过度溺爱,事事都怕“累”着孩子,因此,对孩子本应当自己能做的事,大部分甚至全部都由父母“包办代替”了。这些举动表面上看是关爱孩子,实际上是大大地阻碍了孩子的正常发展。为了促进宝宝的全面成长,凡生活中应当由孩子自己做,并且经过训练和努力可以逐步做到的事,都应当充分发挥孩子的潜力,让他自己来做。即使一时做不好的也不要紧,一定要从小就鼓励他继续练习。经过一段艰苦的磨练,最终一定会养成自理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