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3823
浅谈游戏是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
[摘 要]游戏是幼儿园教育的基本活动。本文从游戏对幼儿的认知、社会性、情感、身体四个方面产生的作用进行深入的分析、论述,进一步认识游戏不仅能促进幼儿语言、情感的交流、还能丰富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增进与他人的交往能力、对事情的决绝能力,还能促进身体动作的协调和灵活性等等,提升游戏对幼儿的成长与发展的独特价值和意义的认识,在教育生活中能使幼儿得到全面发展。
[关键词] 游戏 身心发展 一日生活
1999年《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强调“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力,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赋有个性的发展。”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就是创造符合幼儿园孩子的身心发展的特点的幼儿园生活,把游戏作为幼儿园课程的基本组成部分,让孩子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帮助幼儿认识、了解生活,获取知识。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幼儿游戏有很多,从孩子在参与游戏的能动情况来分,可分为主动性游戏与被动性游戏具体如:
爬垫子、抛接物、推拉玩具、搓油泥、拼图等操作性的游戏;
用大小积木或拼插玩具来制作房屋、桥梁或其他物品的建造性游戏;
一些美工活动、玩沙、玩水等创作性游戏、娃娃家、医院等想象性游戏;
看图书、听故事、看录像、听音乐等被动性游戏。
幼儿在这些游戏中,是快乐的、自发的、满足的,同时又是有规则的。
这些游戏对幼儿有怎样的帮助呢?换句话说游戏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哪些作用?我有以下几个观点:
一、游戏能促进幼儿在认知上的发展。
幼儿在“玩中学”,在游戏中始终保持着积极地情绪,对幼儿的认知发展起着促进作用。
1、游戏能促进幼儿在语言上的发展。
语言是幼儿在游戏中与他人活动的中介,幼儿可以自由的进行模仿、带着积极地情绪去模仿正面的事物,满足他们探求外部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如:托班《小熊请客》的故事中,小熊请来了自己的好朋友到家里做客,故事中有短句“XX,请你吃XX”、“谢谢”、“不用谢”等礼貌用语,在情景表演中,幼儿带着可爱的胸饰扮演小熊、小狗、小猫、小鸡,模仿小动物之间的对话。在角色扮演中,巩固了对短句的练习,丰富了幼儿口语的表达能力。
在区域游戏的超市或者玩具店里,幼儿扮演者顾客购买生活用品和玩具,在交易过程中,会发现很多幼儿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告诉“营业员”,“我要买XX,多少钱?” 在游戏中不仅学会了在购物时常用的短语,对中大班的孩子来说,也巩固了对数的认识。
2、游戏能促进幼儿在创造力上的发展。
幼儿在不断操作与探索地游戏中,满足他们探索外部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如,3岁的豆豆在玩雪花片,老师对着还有没有拼插好雪花片的豆豆问:“豆豆,你在拼什么呀?”豆豆看了好久自己手里的雪花片,沉默着没有回答。他们在不断地探索拼插后,把雪花片拼插成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东西,火车、宇宙飞船、小花、魔法棒等等,接着会高兴的告诉老师,与老师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老师,你看我拼的火车!”、“老师,看我的海盗飞船!”······
歌曲“我爱我的小动物”改编游戏的时候,有的小朋友说道:“我爱我的汽车,汽车怎样叫?嘀嘀嘀、嘀嘀嘀、滴滴滴滴滴!还有的小朋友想到了小鼓、火车等交通工具。幼儿在自由宽松的游戏中,不仅自己的生活经验得到了提升,从而丰富了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3、游戏能增强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