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3040
浅析幼儿绘画活动中使用的教学策略
【摘要】幼儿园美术教育是培养幼儿审美能力的启蒙教育,是情感启迪、交流、表达的基础,也是对幼儿进行审美教育的最佳载体。其中的绘画活动是幼儿用来表达认识、抒发情感的工具,是幼儿除母语之外的另一种语言。它能更好地让幼儿表述内心世界,开启幼儿思维,激发幼儿自身的潜能,唤起创造的活力,培养多元、弹性的感受力和创造力,加深他们对自然、对社会的理解,也是他们获取人生经验的一种途径。
【关键词】 幼儿 教学策略 创造力 绘画能力
在绘画活动中,幼儿很容易表现出良好的兴趣和热情,这种兴趣和热情多停留在表面和浅层,如:觉得凃画蜡笔的过程“好玩”,对蜡笔在纸上留下的艳丽痕迹“好奇”。这种兴趣和热情极容易因其他事物的出现转移和波动,如何将幼儿这种浅层兴趣和表层热情“引向深处”,提高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和深度,逐渐使幼儿能积极参与绘画活动主动学习?关键在于教师在绘画活动中所使用的教学策略。教师使用的教学策略应是积极的、有效的,对幼儿去的一定成效的。
使用策略,引导幼儿发现美。
大千世界处处皆美,美在我们生活之中无处不在。但幼儿发现美的事物多半依赖于客观事物本身的鲜明特征的吸引,多属于自发的发现而缺乏自觉性,因此,我们应有意识地引导幼儿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学习自觉地发现美。
观察发现法。
观察是学习的基础。我们应利用一切机会,引导幼儿充分运用感官多看、多听、多触摸……在真实的情感中探索,从而发现身边事物的美。同时,我们还应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引导幼儿通过对比等方法得出事物美的概念,这有利于幼儿观察发现能力的提高。
欣赏赞美法。
幼儿的行为往往是直觉而盲目的,当他们发现美的事物时,需要成人引导他们去欣赏和赞赏。幼儿对美的理解是种感觉,需要得到宣泄的出口和他人的认同,此时,我们应鼓励幼儿利用丰富的形式加以表达,如:讲述、歌唱、舞蹈等,通过自我的表达和与他人的沟通将对美的理解加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