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5059
试论情感教育在中班音乐教育中的关键作用
[摘 要]音乐教育不仅能培养和提高幼儿的音乐能力,增强幼儿的审美能力,幼儿能够在音乐活动中通过感受美,体验美,表现美而逐步获得身心发展的和谐美,并的得以健康成长。对于中班幼儿而言,情感教育在他们的学习中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尤其是在音乐教学中。本文根据中班幼儿音乐学习特点,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我实践下的一些比较有效的方法:倾听欣赏,感知体验;欣赏比较,感受节奏,理解变化;启发引导,多通道参与;舞蹈展示,是感受情感的升华
等,起到了积极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情感 中班音乐教育 感知理解
《纲要》指出:艺术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音乐教育不仅能培养和提高幼儿的音乐能力,增强幼儿的审美能力,幼儿能够在音乐活动中通过感受美,体验美,表现美而逐步获得身心发展的和谐美,并的得以健康成长。对于幼儿来说,情感教育在他们的学习中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尤其是在音乐教学中。由于中班幼儿的年龄特殊,对音乐有一定的理解,却又无法完全感知音乐以及歌词中所要表达的内涵,因此教师更要利用“情感”这条无形的线来使幼儿在学习中产生共鸣,从而受到美的熏陶。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其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倾听欣赏,感知体验
达尔克洛兹有句名言:“对音乐的理解,与其说是一种智力过程,不如说是情感过程。”幼儿期是情感由低级向高级逐步发展的时期,尤其中班幼儿情感的发展和想象力的发展往往紧密联系。想象力的活动加强着幼儿的感情,而幼儿感情的发生又能促进想象活动的进行。幼儿的情感表达方式比较简单,但中班幼儿已经经历过小班时期的唱歌有声无情或高兴时用力叫喊的时期。但在歌唱时由于年龄特点还是不能很好地表现歌曲所蕴含情感,为了激发幼儿的感情与歌曲共鸣,在音乐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幼儿丰富细腻的情感,把握好幼儿对歌曲情感的感受、体验、表达等环节。不同乐曲的节奏、旋律、力度、速度的变化都表现出它们各自的风格和不同的情感。只有抓住音乐本身的特点,才能让中班的幼儿去感知、体会音乐的美。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创设特定的情境、展示图片、开展游戏、布置活动区等,对幼儿对不同音乐的理解有很大作用。音乐的奇妙在于能描绘出让人心动的意境和让人心醉的情感。无论是歌唱活动还是韵律活动,都可以从意境着手,以情感为切入口,这样符合艺术审美活动的客观规律。在中班下学期是,有一首歌名字叫《理发店》,也是一首贴近幼儿生活的乐曲。活动中我从作品本身的意境出发,在引子引出的一段快节奏旋律时,让幼儿想象理发店叔叔、阿姨工作十分繁忙,剪刀不停地交换使用,以及头发剪好后用刷子刷、刷、刷的自豪之情。音乐牵动了他们的心,注入到幼儿的心田,使幼儿情不自禁地跟着快乐起来,兴奋起来。虽然理发店叔叔、阿姨的形象不是很明显,但是音乐已经引起了他们的心理共鸣,迸发了幼儿的快乐情绪。再如,歌曲《小白船》,在演唱之前,我让幼儿闭上眼睛,用富于感染力的语调、有节奏的语速描绘一幅画面:在蓝蓝的天空银河里,有只小白船,船上有棵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