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5182
谈谈如何提高幼儿创作绘画的能力
[内容摘要]:众所周知,绘画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是培养幼儿想象力及创造力的有效途径。在日常的绘画过程中,教师要为幼儿创设各种有利于他们绘画创作的环境,不能忽视了幼儿对绘画的观察和体会,让幼儿错失想象和创造的好机会,绘画是幼儿表现自我,创造世界的一种有效语言,教师只有不断地培养幼儿在绘画方面的自主性,尊重幼儿的创造性,孩子就会大胆、自信的描绘出绚丽多彩的世界。
[关键词]观察 创造性 自主性 描绘 渗透 独创 想象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注意到孩子刚刚能握笔,就喜欢在墙上、纸上、地上胡乱涂鸦,他们几乎是反复涂抹一些谁也辨认不出的线条、符号。但他们画得非常投入,对自己的杰作显得非常兴奋自得,这种发现对他们来说是多么美妙。幼儿到了3、4岁,开始用符号图画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在纸上表现出对美好的情感去想象、加工、联结。画面天真烂漫,有时表现似乎并不实际,可以说幼儿天生就具有独特的创造力。的确,在幼儿绘画教学中,教学的目的并不是非要培育一个个小画家,而应当是让画中的线条、色彩成为幼儿大胆表达自己情感的另一种语言。那么教师如何在教学中更大地发挥幼儿的创造性呢?
根据不同年龄阶段,设计不同的课程,逐步培养幼儿的绘画能力。
由于受到年龄、水平的限制,有时幼儿虽有相关主题的丰富生活经验,但经常不能顺利地反映出来,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必要的启发、诱导,通过创设相应的绘画表现的情境或提供范例、图片,帮助他们回忆、再现相关经验,以促成幼儿的顺利表 。
在幼儿上小班的时候,采用画线、点圆、拼贴画、橡皮泥捏成各种形状,逐步让幼儿对绘画感兴趣。
在幼儿上中班的时候,则运用寓言知识于兴趣之中的游戏方式,通过阅读小故事,根据体验绘画,依据孩子的生活体验来描绘使自己感动的事情,通过各种角度观察对象,并描绘出自己的感觉。
在幼儿上大班的时候,则转变为采用不同形状的纸进行游戏表现,加深幼儿对形状的认识,按照自己的构思故事作画,扩展游戏范围,并以此作为表达的题材,描绘自己热衷欣赏的事物。
在对幼儿进行引导前,教师必须有自己的计划,确定相应的策略,为幼儿创造宽松的创作、提问、讨论的机会,教师应认真了解幼儿的表现意图与可能发生的表现困难,结合幼儿的个体差异进行有效的帮助。重点要鼓励能力弱、有表现障碍的幼儿。对于合作作画,教师要关注幼儿之间的交流与讨论,适时地为幼儿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