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3147
在大班泥工活动中引导幼儿“快乐创造”的策略研究
【摘要】:玩泥是孩子的天性。一团团泥在孩子们手中变换着,是创造?是游戏?是最能锻炼孩子动脑筋的一种创作方式,他们将心中美好的事物通过泥工的制作,以立体的形式表现出来,让思维产生兴趣和冲动,在兴趣和冲动中开始了创作游戏。他们的创造想象之大胆是成人所不及的。但往往因为各种因素,孩子的创造力在不断的被扼杀。给孩子们一个相对自由的时间,创设一种能激起创作欲望的艺术空间,让孩子能用自己喜欢的美术方式快乐的创作,这将是他们创造作品的一个新平台。
【关键词】:泥工活动 、快乐创造、策略研究
一、建构“快乐创造”的教学环境。
(1)关注孩子的内学习动机。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可如果教师只重视教授幼儿玩泥的技能技法,忽略了孩子内心的想法,这只能让孩子产生消极的学习情绪,失去对“玩泥”的兴趣。但如果教师能以满腔热情地对每一堂课,充分的做好课前准备工作,了解孩子真实的需要,不要因为教学内容简单产生冷漠的态度。在课程上,能给予孩子一句鼓励的话,一个亲切的微笑,一个赞许的动作就能感染孩子,使其产生积极的学习情绪,从而喜欢上你所教授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欣赏、演示、游戏等方法启发诱导孩子,同时借助表情把你对内容的喜爱表达给孩子,呼唤孩子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产生学习的兴趣。
(2)关注孩子个体差异的不同。大班的幼儿在动手能力方面的差异还是非常大的,但是这并不代表着,每个动手能力弱的孩子都无法创作出美丽的作品。美术课程中,泥工应该是最不强调“一致性”的课程。给孩子们一些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们一个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给孩子们一个问题,让他自己去找答案;给孩子们一点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给孩子们一片空间,让他自己向前走。在这过程中养成积极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将有益于个性发展和创新精神的飞扬。如《装饰瓶子》一课,我让孩子们先选择自己擅长捏造的物品来对瓶子进行装饰,速度快的还可以用另一种方法创作,作品完成以后对自己作品做自我评价,一些能力较弱的孩子,用简单的工具帮助捏出了一些简单的造型,装饰出的瓶子也颇具观赏性。
(3)“翁格玛丽效应”的多从运用。不要因为学生一点点过失轻视、责备孩子,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