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3109
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摘 要]幼儿时期的行为习惯养成现已成为很多家长关注及重视的事情,培养孩子从小做事情的良好行为习惯是基础也是关键。因此,仅一方面的关注和培养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监护人以及学校或幼儿园老师共同去帮助,才可得以养成。所以当孩子进入学前教育阶段,家园同步的教育才更有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能持续长久。
[关键词] 家园配合 同步教育 行为习惯 家庭环境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科技的日益更新,现在不仅是成人用人单位会重视一个人的文化素质,专业技能,行为习惯,连几岁孩子所生活学习的环境也会有教育要求的提高。但是说到孩子的教育问题,真的不仅只是送到幼儿园靠老师一方面就可以解决的,它不是单方的责任,而是需要家长给予大力的支持信任与配合。而且国家颁布的《纲要》也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在幼儿园工作的几年里,我发现部分家长的教育观念和老师还是出入很大的,家长普遍觉得只要把孩子交到老师手里,老师教育就可以了,但当我们一直在努力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同时,如:吃饭时不说话,写字时握笔姿势要规范等,家长并不了解,孩子回到家,家长可以允许孩子吃饭时说话,孩子在没有的环境约束力的情况下对自己放松了,家长再不做一要求和指导,习惯就往往在回家时被破坏了,所以导致好习惯难养成。所以为了让孩子的好习惯能够养成并延续、持久,我们觉得并需要实行家园统一教育的方法,于是开展了“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
一、教师和家长要有正确的教养态度,实现家园相互配合,同步教育
想要让家长相信老师的教育方法,必需要让他们看到孩子入园后的明显进步和与家里的不同,同时在传递给家长教育方法的时候,一定要举出实例。其实这几年,幼儿园非常重视家园共育的问题,很多家长也都很迫切的想从老师这里获取更多的育儿方法。针对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这一子建立好习惯的,这样当教师要求家长在家时也要配合的时候,家长就不会有任何的异议了。
另外,在工作这几年的确遇到过不爱与老师交流的家长,但他的孩子有的确存在着不可忽视的行为习惯的问题,所以教师也要有针对这类家长获取教育办法的策略。如:每个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