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5845
论幼儿自闭症及有效治疗
[摘 要] 自闭症是一种多发生在婴儿时期的特殊的身心发育障碍性疾病,自闭症对于幼儿存在较难与他人沟通交流、建立关系的影响。而早期干预对于自闭症幼儿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使幼儿逐渐走出孤独,迎接阳光,像一个正常孩子那样成长。本文提出积极鼓励体验成功、以正常行为代替异常行为、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建立依恋关系、提出明确要求等有效干预策略,希望可以使自闭症幼儿逐渐摆脱阴影,体验成功,健康成长。
[关键词] 儿童自闭症 交流障碍 教育及治疗
“自闭症”又叫“孤独症”,“孤独”,是人们在描述常人的性格特征时常用到的一个词汇,有时候也说成“孤僻”。顾名思义,作为描述一种性格特征的“孤独”,它会带来不善言谈、不善交际、喜欢独处的行为习惯。而“自闭症”只是借用了孤独性格的某种外在表现形式,却与性格孤独有了完全不同的内在含义。“自闭症”是一种畸形的极端自我迷恋,极端的自我封闭,极端的自我中心化,正是这种太过明显的关注自我的心理倾向,导致了在自我与外界之间平衡功能的丧失,因而无法建立正常的人际沟通行为。这是一种不能被患者自觉意识的“孤独”,它的结果是人的社会功能的丧失,正是从这个角度上说,“自闭症”是一种心理学意义的命名。
一、自闭症的概念
自闭症又叫孤独症,被归类为一种由于神经系统失调导致的发育障碍,是一种广泛性发展障碍,多发生在婴儿时期的一种特殊的身心发育障碍性疾病。交流障碍、语言障碍和刻板行为,是孤独症的三个主要症状,约3/4的孤独症患儿表现为智力低下。在我国,孤独症患者最保守估计达180万人,其中孤独症儿童至少50万。到目前为止,全世界都认为孤独症病因不明,无药可医,是一种终生带症的残疾。有调查显示:我国孤独症儿童的最终归宿大都是放在精神病院、寄养所或锁在家里,给社会和家庭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二、自闭症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自闭症的孩子没有正常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沟通能力,不能与人正常的沟通交往,对于孩子来说不仅学习上而且生活上也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患自闭症的孩子,语言交流非常落后,不能主动与他人交往,喜欢独来独往,对自己喜欢的事情有很强烈的偏执,喜欢用自己的身体去探索事物。他们甚至会有很不恰当的情感行为,喜欢表现出与他人“唱反调”的行为,这也正反映了自闭症孩子在社交方面的薄弱,他们不知道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与他人沟通,甚至他们往往会忽视掉周围的人甚至父母。
幼儿园小班开学第一天,老师从无数父母手中接过了哇哇大哭的孩子,这些孩子都是第一次离开父母进入幼儿园这样一个小社会,开始他们人生最初的集体生活。但有一个叫云云的孩子吸引了老师的注意,父母带他过来后,他直接挣脱了妈妈的手,走到图书角翻阅起了书籍,而当他的父母跟他说“再见”时,云云的脸上也没有任何的反映,和其他孩子相比显得那么格格不入。之后的日子里,老师渐渐发现,云云只会重复几句“不要”,“不吃”等简单的语句。云云还经常会用自己的身体去撞击“娃娃家”的模具等,显得异常的兴奋。当所有小朋友开心的跟着老师说“一二三,坐坐好。”时,云云则在一旁大声的说“不坐好。”当小朋友们一起玩游戏、排队、学本领等一切集体活动时,云云则一直坐在地上翻看不同的书籍。其他班的任课老师也经常反映,云云总是会跑去他们班翻看书籍,在他心里并没有自己是某个班的小朋友的意识,不像其他幼儿对自己的班级对自己的老师有着强烈的依赖。
三、自闭症幼儿的症状
(一)社会交流障碍。一般表现为缺乏与他人的交流或交流技巧,与父母亲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