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3457
利用幼儿园自然环境养成幼儿的环保行为
[摘 要]为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与行为,可以让师生共同参与,寻找创设幼儿园自然环境的基本元素,形成具有幼儿园特色的自然环境,并挖掘自然环境的教育价值。同时,可以通过种植饲养活动,培养幼儿亲自然的情感;通过主题探索活动,促进幼儿环保行为的“内化”;通过幼儿的一日生活,改善幼儿的日常行为;增强幼儿的环保情感及行为。
[关键词]:自然环境,幼儿,环境教育。
一直以来,许多幼儿教师把环保教育等同于环境的保护教育,在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时教育方法枯燥单调,导致幼儿对环保的“知”和“行”明显脱节,环保教育在许多幼儿园成为一种形式教育、口号教育。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认为,幼儿园的环保教育不应只停留在不乱扔垃圾、不乱吐痰等一些外在行为上,更为重要的是让幼儿通过对大自然的探索和体验,能关注、喜爱并善待身边的自然环境,从小成为大自然的亲密探究者。在自然、人与社会相互作用的关系中,人是一个核心因子,因此开展幼儿园环保教育,应以幼儿为中心,推动个体社会化,为幼儿构建一个人生的生态网。当前国际环境教育正由帮助人们正确认识环境、掌握解决环境问题的知识和技术,向促进人们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提高有效参与性的技能方向转变。[1]因此,幼儿园环保教育应不局限于环境中孤立事实的认识,而要教给孩子一种思考的方式和观察的方法,以情感教育为核心,并与幼儿的个性发展有机结合。
一、“小眼睛里大世界”—师生参与,创设有教育价值的大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