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4014
大班幼儿爱心与同情心培养模式探究
_____ 谈动物课程对幼儿情感的培养
[摘 要]充分利用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的资源,以深入研究相关动物为切入点,通过对动物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的专题研究;园区动态的关注以及班级区域主题活动的开展,培养幼儿的爱心与同情心,促进幼儿社会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爱心 ;同情心 ; 培养模式
人类是地球上最具情感的动物。人类的认知,行为以及社会组织的任何一个方面几乎都受到情感驱动。①爱心与同情心是我们人类伟大之处,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林立的高楼不仅隔开了彼此的距离,更使彼此的内心缺少了爱的主题。作为民族的未来,我们的幼儿,不能再延续这样的状态。因此我们将通过动物课程的开展,来加强幼儿的爱心与同情心的培养。
何为情感,所谓情感就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以及体验,是人们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反映。②《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主,注意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以及各项活动之中。”③基于此,我园一直将幼儿的情感教育(幼儿爱心与同情心的培养)作为教育重心来开展。
于此同时,当前的家庭教养模式呈现出家长的单方付出,使孩子们只知道索取,不知道爱别人。让很多孩子表现出自私自利,唯我独尊的性格缺陷。于是我们以动物为切入口,通过动物课程的开展来培养幼儿的爱心与同情心。因为动物一直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更是孩子们喜爱的对象。而幼儿活泼天真的个性与动物们又极其相似。伴随着动物课程的实施,我们更是依托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这一得天独厚的天然资源,对孩子们的情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下面就谈一谈我园大班是如何走进动物园,通过与大熊猫做朋友,从而达到对幼儿爱心与同情心培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