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4847
中药炮制工艺的优化与医药商品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目 录
一、 中药炮制的起源与发展………………………………………………2
二、 中药炮制的目的与作用………………………………………………2
(一) 中药炮制的目的……………………………………………………2
1、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2
2、改变或缓和药物的性能……………………………………………2
3、增强药物疗效………………………………………………………2
4、便于调剂和制剂……………………………………………………2
5、改变或增强药物作用的部位和趋向………………………………2
(二) 中药炮制的作用……………………………………………………2
1、炮制对药性的影响…………………………………………………2
2、炮制对四气五味的影响……………………………………………2
3、炮制对升降浮沉的影响……………………………………………3
4、炮制对归经的影响…………………………………………………3
5、炮制对毒性的影响…………………………………………………3
三、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3
(一) 炮制是中医临床用药的特点…………………………………………3
1、净制与临床疗效………………………………………………………3
2、饮片切制与临床疗效…………………………………………………3
3、加热炮制与临床疗效…………………………………………………3
4、辅料制与临床疗效……………………………………………………3
(二) 炮制对药物成分的影响………………………………………………3
1、炮制对生物碱类成分的影响…………………………………………3
2、炮制对苷类成分的影响………………………………………………4
3、炮制对挥发性成分的影响……………………………………………4
4、炮制对鞣质类成分的影响……………………………………………4
四、炮制过程中的注意事项…………………………………………………4
五、炮制品的质量要求和贮藏保管…………………………………………4
(一) 炮制品的质量要求……………………………………………………4
(二) 炮制品的贮藏保管……………………………………………………5
参考文献………………………………………………………………………6
一、中药炮制的起源与发展
中药炮制是随着中药的发展和应用而产生的,依据中医药理论,辩证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历史可追溯到原始社会。
战国时期已有《雷公炮炙论》、《炮制大法》、《黄帝内经》等著作。到宋代,便有了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雷公炮炙论》三卷。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载药1892种,其中330味中药记有“修治”专项,综述了前代炮制经验。陈嘉谟在《本草蒙筌》的“制造资水火”中指出:“凡药制造,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缪希雍撰的《炮制大法》已是我国第二部炮制专著。发展到清代,张仲岩著《修事指南》为我国第三部炮制专著,收录药物232种,较为系统地叙述了各种炮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