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子商务的基础设施薄弱,信息化体系不完善
虽然近几年电子商务的发展十分迅速,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有一些现实的问题亟待解决。企业开展电子商务需要以整个社会环境基础作为支撑保障。但目前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进程缓慢,导致了基础设施薄弱、信息化体系不完善,阻碍了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目前我国电子商务所需的信息网络质量远远落后于经济高速发展所带来的巨大需求。根据美国CDN服务商Akamai公布的2014年4季度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显示,世界平均网速为4.5Mbps。韩国位居第一,达到22.2Mbps、中国香港第二,达到16.8Mbps、日本第三,达到15.2Mbps。中国大陆的平均网速为3.4Mbps,世界排名第82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不仅基础设施薄弱,在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方面也很不完善。中小企业使用互联网和参与电子商务的程度参差不齐,目前很多中小企业仍缺乏必要的信息化体系。由于中小企业的资源有限,许多中小企业把主要精力集中在业务上,很难投入足够的资源进行信息化建设,也就无法开展电子商务业务。
(二)中小企业对开展电子商务认识不全,投入资金不足
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对电子商务的认知程度不高,表现为对电子商务认识不清晰,理解很肤浅,绝大多数企业还把竞争焦点定位于实体市场,甚至有的实体企业对其视而不见。有些中小企业尽管意识到电子商务巨大的发展前景,但错误地认为,只要简单地建设网站并进行在线销售就是运营电子商务,而这只算是广义的电子商务中的一部分。广义的电子商务是包括电子交易在内的利用现代的电子化、信息化的技术而进行的全部的商务活动。而中小企业管理基础落后,领导信息化意识不强,也没有充分认识到知识经济时代抢占信息市场的重要性。很多中小企业只是简单地建一个网站,而相关的管理基础却没有跟上,企业的电子商务仅停留在表面的网站建设上。他们不知道,公司网站只是一个展示和宣传的平台而已。还有些公司则认为互联网能直接为其带来经济效益的信息太少,因为投入了很高成本却看不到预期的回报,从而对应用电子商务来发展企业失去了自信心。绝大多数没有充分意识到知识经济时代抢占网络信息虚拟市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三)中小企业缺乏专业的电子商务人才
近几年,由于电子商务企业发展十分迅速,相应的专业人才培养跟不上脚步,导致了富有电商工作经验的人才稀缺和抢手,电子商务的专业人才正处于空前紧缺的状态。据统计,我国电子商务的专业人才缺口已超400万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中小企业管理者对电子商务的意识和认识不足
一般来说,企业的领导者决定整个企业的大体发展方向,中小企业在通过电子商务力求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少不了既掌握信息技术又掌握商务规则的决策型人才,但目前中小企业有信息技术的人才多数不会经营管理,而具有经营管理水平的人又对信息技术不太了解。如果中小企业管理者对电子商务认知不够,缺乏相应的重视,那该企业就很难应用电子商务来发展该企业。
2.中小企业对专业电子商务人才的吸引力不足。
在从事电子商务行业工作的人,不管是刚刚文档的大学生,还是具有一定电商工作经验的工作者,他们往往会选择实力雄厚的发展平台。很多中小企业的电子商务发展程度低下,没有利用电子商务的优势进行企业深度营销推广、在线销售,应用电子商务的中小企业对电子商务的了解不够充分、不重视相应的电商专业人才,导致中小企业的领导者给出的工资、福利待遇不高,甚至有些中小企业给出了只比基本工资高一点的工资,这样的待遇水平与专业电商人才所需要的待遇根本不相匹配,所以很难吸引到电子商务相关的专业人才。
3. 电商市场需求和人才培养现状存在差距
电子商务行业的迅猛发展,稍纵即逝的快速发展机遇,十分激烈的行业竞争,迫使多数中小企业无暇顾及企业的学习培训。为了迅速抢占市场份额,他们希望能够招到来之即用、有电商工作经验的人才。而不少高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培养思路、教学模式、发展规划与中小企业实际所需要电商人才不相符合、脱节情况严重,导致每年大学电子商务专业文档的大学生只有基本理论知识,没有实践经验。这也不符合市场目前对电子商务人才越来越细分的需求。前几年,电子商务刚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市场上缺少的大部分是淘宝网店的经营人员,而现在,随着电子商务市场的细分越来越精确,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也就更加专业化、综合化。既具备管理决策的领导意识,也熟悉、精通电商高效运营的复合型人才。
当前我国中小企业电商人才极度匮乏,阻碍了我国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应用、发展。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的局限性,很难吸引高级电商技术人才为企业的工作,这也从客观上阻碍了中小企业加快发展电子商务及信息化的步伐。
(四)电子商务行业缺乏成熟的商业环境和法律法规
虽然目前国内电子商务正在飞速发展中,但仍然缺乏一个成熟的商业环境,中小企业对法律风险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还有待提高。作为新世纪一种创新的商业模式,目前与之有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如果在交易中由于经济问题产生纠纷,很难通过相关的法律法规使得交易损失一方得到有效保障。而由于电子商务在网络上进行沟通、交流、甚至一系列操作的特殊方式,使得在网上交易中风险很大,交易的双方忌惮安全问题,担心在交易、支付过程中遭到欺诈或损害。而相关法律法规的缺乏,让双方望而却步,缺少信心,以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损失。如今网络欺诈、黑客攻击、网络病毒等网络威胁,也是阻碍电子商务发展的原因之一,所以,建立与电子商务相关的法律法规势在必行。
五、我国中小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主要对策
(一)提供开展电子商务的技术支持服务,加速信息化建设
政府必须继续加大对我国电子商务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如互联网交换中心建设、信息传输设备建设、实用信息技术建设、公共基础网络平台建设必须的硬件实施的建设等。要加大对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系统应用的扶持力度、降低进入电子商务的门槛、降低网络用户的费用、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提高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的应用率。目前,由于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大大落后于发达国家,导致我国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系统应用技术大部分是通过购买而得来的,基本没有自主知识产权。所以政府必须加大对外贸企业技术、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建立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机制,形成高校参与、企业配合、政府牵头的电子商务自主知识产权应用系统研究与开发的工作格局。
在信息化建设方面,中小企业要大力拓展网络普及面,积极主动面向城郊 、广大山区和农村,增加网络利用率,快速应用电子商务,提升企业的信息化服务能力,要建立高效的、宽广的信息收集系统,形成一个特大数据库。中小企业可以设计网站,在网站上收集客户信息,分析客户信息,了解最新的市场需求动向及企业的产品在网上的受欢迎的程度、企业自身经营情况等,从而达到降低企业成本、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营效益的目的。
(二)消除观念误区,认清发展电子商务的价值,加大资金投入
首先,中小企业领导要更新观念,由于中小企业多是集权式治理,因此老板的意识决定了电子商务的发展程度。同时,中小企业要重视员工基本IT技能和对电子商务的培训。很多时候电子商务应用的阻力是来自企业内部。由于企业员工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种共同价值观,在员工还未能充分熟悉到应用电子商务的重要性前,企业很难深入开展。第三,树立正确的电子商务发展观。电子商务是信息和网络技术在商务活动中的应用,企业需要克服长期以来那种重硬件轻软件、忽视资源与应用的现象,从基本数据、基本流程做起,要熟悉到信息作为商业资产的重要性。企业实施电子商务不能只是为采用技术而开展,也不能把电子商务视为使企业走出困境的万能之策。开展电子商务,更重要的是需要围绕核心业务开展流程重组,重新设计和优化企业业务流程,实现组织、治理、制度创新,建立科学的公司治理结构和强化内部控制制度,将金字塔型治理系统扁平化、网络化,重建企业内部的数字化基础,形成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治理体制和企业文化。
另外还要加大资金投入,选择适合本企业自身特点的电子商务模式,只有中小企业的管理者从思想上、观念上真正意义上知悉网络信息化的运作方式,把它当成企业未来生存、发展的重要方向,把它当成企业的重中之重的战略性项目来运作中小企业发展电子商务才有希望。
(三)重视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引进与培训
企业电子商务开展的难点与对策研究(三)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