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东庐中学“讲学稿”体会
前不久,我校中层领导到江苏南京溧水县东庐中学参观学习归来,本人闻知此事后非常感兴趣,于是上网搜索到相关的视频资料与其他资料的介绍,感觉受益良多。
东庐中学地处溧水县永阳镇,原是一所基础薄弱的农村初中,曾长期面临师资水平差、生源差量差、硬件设施差,教育观念落后等诸多困难,也曾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怪圈中苦苦挣扎却每每以失败告终,并因教育布局调整一度成为撤并对象。为摆脱困境,谋求出路,陈康金校长和他的同仁们自强不息,大胆探索,在广泛借鉴各地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于1999年开始尝试“教学合一”的教学改革,积极摸索农村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寻求农村初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最佳切入点和结合点,力求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力图改变农村初中教育观念落后、教学效率低下的局面,如今,凭藉教学改革形成的鲜明特色和连续几年稳居全县全市前列的教学质量,东庐中学闯出了一条农村教育的可行之路,在省内外产生了强烈反响。
我所了解的讲学稿,原来是老师集体备课的结晶,他们对讲学稿有非常明确的使用原则:
首先是针对学生实际提出使用要求:
1、根据“讲学稿”内容认真进行课本预习。所有同学必须自行解决“讲学稿”中基础题部分,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做提高题,碰到生疏的、难以解决的问题要做好标记,第二天与同学交流或在课堂上向老师质疑。要求学生在使用“讲学稿”时坚持三原则:自觉性原则、主动性原则、独立性原则。
2、课堂上注意作学习方法和规律的笔记以便今后复习,学完一课后,要在“讲学稿”的空白处写上“学后记”(学后心得)。
3、每隔一定时间后,将各科“讲学稿”进行归类整理,装订成复习资料。
对教师使用“讲学稿”的要求:
1、原则上不允许再布置课外作业,应认真指导学生使用“讲学稿”,在上课前必须抽批部分“讲学稿”(多少酌情而定),以了解学情,再次进行课前备课。
2、用“讲学稿”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努力做到:新知识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课本放手让学生阅读;重点、难点和疑点放手让学生议论;提出的问题放手让学生思考解答;结论或中心思想等放手让学生概括;规律放手让学生寻找;知识结构体系放手让学生构建。
3、用“讲学稿”进行课堂教学时,要拓展学生的思维,主要包括:第一、引导学生通过展开充分的思维来获得知识,暴露学生思维过程中的困难、障碍、疑问和错误;第二、寻找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及时给予鼓励和引导;第三、课堂教学中除充分调动学生思维外,教师自己的思维也要得到充分展开,在教学过程中激活学生,提升自己,做到教学相长。
4、用“讲学稿”进行教学要做到“四精四必”:精选、精讲、精练、精批,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补。因而教师必须提高三个能力:一要提高备课中的“厨师”能力。教师必须根据教材精选材料,精选认知策略,精收反馈信息。优选教学方案,优化教学手段,在抓住“重点”、凸显“难点”、破解“疑点”上下功夫,在能提高学生能力的“支撑点”上下功夫,在能激发学生主体意识的“兴奋点”上下功夫。二要提高课堂上的“公关”能力。教学中教师必须激励、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为此,教师要主动接近学生,通过平等、民主的师生交往,了解学生的知识需要与情感渴求。三要提高教学时的“导演”能力。在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好比导演,要为学生创造表演的舞台,让课堂充满魅力。教师必须根据教材内容,灵活使用教学手段,做到寓教于趣,寓教于乐,寓教于情,使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的亢奋状态。
读东庐中学“讲学稿”体会(一)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