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明确”与“严格”的语文学习要求
[摘要] 时代在进步,知识在更新,语文教学工作也在向前发展,迫切需要语文教师要立足新时期教学方法与理念,结合高中语文新课标,大胆创新,勇于探索,敢于实践,走出一条师生互动、师生互学的高中语文教学新路。学生在“明确”与“严格”的语文学习要求下,收获着进步与喜悦。语文老师要善于让学生在语文课堂里,展开色彩绚丽的翅膀,尽情地翱翔。
[关键词] 语文学习要求 明确 严格 成长记录袋 对祖国语言的崇拜
在给高二学生上新学期的第一节语文课时,我向这些目光充满了好奇和凝聚着求知渴望的学生提问:“当一个学校被四种崇拜心理控制时,学校才会成为文化的中心。大家猜一下,这四种崇拜心理是什么?”同学们纷纷发言,有说对祖国的崇拜,有说对伟人的崇拜,有说对知识的崇拜,有说对广告的崇拜,有说对名利权位的崇拜。我肯定了前三者否定了后两者,并向他们补充还有一种崇拜心理是:对祖国语言的崇拜。
我告诉学生这是苏联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的。希望他们在两年后将成为他们的母校的大沥高级中学里能怀着这四种崇拜心理来投入学习。更愿意他们在新课标的理念下,学习高中语文,更多的是“对祖国语言的崇拜”。
所谓“对祖国语言的崇拜”,也就是新课标着眼的语文素养。这并非仅仅对字、词、句、段、篇、语法修辞逻辑的崇拜,更多的应是对蕴涵在语言文字里面的情和理的崇拜。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三维目标: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我认为,只有培养学生真正“对祖国语言的崇拜”,才能达到三维目标的实现,才能让新课标理念下高中语文达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在教学活动中,我尝试了一些在新课标理念下语文教改的活动,也即对学生提出语文学习要求。不能说学生在这短短的一学期内,语文学习突飞猛进。但我确实看到了我的学生在“明确”与“严格”的语文学习要求下,收获着进步与喜悦。作为一个语文教育实践者,我仿佛看到了我的学生的心灵在语文课堂的内外自由地放飞,无疑是莫大的欣慰。
下面就我在语文教改的一些实践活动写一些浅薄体会,祈望同行指正:
一、明。明确语文学习的成长记录袋,实现评价指标多元化。
成长记录袋包括八项评价内容:阅读(新课标要求阅读量不少于2万字,我校根据学生的特点对学生要求一个学期阅读不少于5篇名著,一学期写至少两篇阅读笔记,学期末参加阅读检查笔试)、写作(单周片段作文或小作文,双周大作文或写作指导课)、书写(每周抄写一页,内容是健康积极的字、词、句、篇章)、朗读(用流利的标准的普通话朗读一段你最喜欢的文段或篇章)、背诵(前十周背20首诗歌,后十周背20首诗或词或片段美文)、演讲(课前三分钟演讲或组织课堂抽签演讲)、课堂学习表现(积极回答问题或质疑、配合小组讨论或表演)、平时学习态度(虚心好问的、勤奋好学的可打B级以上,迟交作业打C级,欠交作业或拒绝背诵等打D级)。
浅谈“明确”与“严格”的语文学习要求(一)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