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范文同学网


自动化 模具 机械 电子 通信 动画 英语范文 工程管理 金融范文 旅游管理 工业工程 生物工程 给排水范文 西门子PLC 历史学 三菱PLC
单片机 财务 会计 法律 行政 物理 物流范文 电子商务 制药工程 包装工程 土木工程 材料科学 汉语言范文 欧姆龙PLC 电压表 松下PLC
计算机 化工 数电 工商 食品 德语 国贸范文 人力资源 教育管理 交通工程 市场营销 印刷工程 机电一体化 数控范文 变电站 文化产业

  • 网站首页|
  • 文档范文|
  • 人工降重|
  • 职称文章发表|
  • 合作期刊|
  • 范文下载|
  • 计算机范文|
  • 外文翻译|
  • 免费范文|
  • 原创范文|
  • 开题报告

联系方式

当前位置:范文同学网 -> 开题报告 -> 财务会计开题
·电气自动化原创文章范文
·学前教育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国际经济贸易原创文章范文
·药学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英语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公共事业管理原创文章范文
·金融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农业推广技术原创文章范文
·电子商务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法律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工商管理原创文章范文
·汉语言文学原创文章范文
·人力资源管理原创文章范文
·动物医学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心理学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教育管理原创文章范文
·市场营销原创文章范文
·计算机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物流管理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小学教育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行政管理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土木工程管理原创文章范文
·财务会计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信息管理信息系统原创范文
·室内设计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眼视光技术原创文章范文
·材料工程管理原创范文
·工业设计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航海技术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模具设计与制造原创范文
·汽车检测与维修原创范文
·数控技术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汽车技术服务原创文章范文
·光机电应用技术原创范文
·机电一体化原创文章范文
·印刷技术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动漫设计与制作原创范文
·软件技术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广告设计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应用电子技术原创文章范文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原创范文
·机械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酒店管理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旅游管理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原创范文
·质量管理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通信工程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护理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原创文档范文点击进入 → 会计专业原创文档范文       现成文档范文点击进入 → 会计专业文档范文

风险投资对高新技术企业融资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_开题报告

企业内源融资能力的大小取决于企业的利润水平、净资产规模和投资者预期等因素,只有当内源融资无法满足企业资金需要时,企业才会转向外源融资。由于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转换成产品,即资金流动性差,所以,内源融资无法满足企业需求,急需外源融资。高新技术企业的高风险性,使得银行等金融机构处于安..
风险投资对高新技术企业融资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_开题报告

     
企业内源融资能力的大小取决于企业的利润水平、净资产规模和投资者预期等因素,只有当内源融资无法满足企业资金需要时,企业才会转向外源融资。由于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转换成产品,即资金流动性差,所以,内源融资无法满足企业需求,急需外源融资。高新技术企业的高风险性,使得银行等金融机构处于安全性原则的考虑,往往不愿意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资金需求。高新技术企业只能通过权益融资和债券融资来满足,所以应该更加关注权益融资和债务融资这两种融资方式。债务融资可进一步细分为直接债务融资和间接债务融资两种模式。
1.2风险投资的作用及存在的意义
   风险投资还具有在风险控制体系中的作用, 主要体现在:
1、分担政策融资体系的风险, 提高政策性资金的运用效率。风险投资引人股权作为风险补偿,并且在很大程度上与政策性融资配套,这在一定程度上分担了政策性融资体系的风险,也提高了政策性资金的运用效率。
2、提高企业生存率,降低间接融资体系的风险。风险投资对上市企业进行股权融资后,会对企业的研究方向、经营模式、财务安排提供相应的建议,甚至做出实质性的安排。鉴于风险投资的专业性和上市企业的局限性,通常此类安排会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并降低企业的融资风险,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间接融资风险。

风险投资与企业融资行为研究概述

    风险投资除了自己为企业提供资金外,还可以起到吸引其他外部债权和股权投资者的作用。其促进企业外部融资的机制有四种:第一,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来改善企业外部融资环境;第二,经常评估和监督企业对资金的需求和使用情况,这不仅可以向资本市场传递有利的信号,而且还可以减少公司因资金短缺而陷入财务违约的风险,使得外部债权人更愿意提供债务资本;第三,在外部股权融资方面,前人研究表明有风险投资背景的公司在公开上市时折价较少(Barry et al.,1990;Megginson and Weiss,1991) ,因此当发行股数不变时,折价率较少就意味着可以融得较多的股权资本;第四,风险投资还具有市场择机能力,可以帮助公司在股市高峰期进行IPO融资(Lerner,1994),这也增加了企业的股权融资额。基于上述分析,我们提出假设:有风险投资股东的上市公司,可以获得更多的有息债务融资(包括短期有息债务和长期有息债务)和外部权益融资。

公司融资行为影响因素概述

风险投资机构特征与公司融资行为影响
不同特征的风险投资机构对上市公司投融资行为影响程度可能存在差异,我们讨论以下四种风险投资特征的影响:
第一,持股比例。由于持股比例较高的风险投资监督作用较强(Barry et al.,1990),因此我们预期高持股比例的风投机构可以更好地抑制滥用自由现金流进行过度投资的行为。此外,由于风投机构的高持股将传递给外部投资者公司质量较高的信号(Megginson and Weiss,1991),因此可吸引到更多的外部资金,缓解投资不足问题。
第二,联合投资。若上市公司的十大股东中有两家或两家以上风险投资机构,则认为该公司被风投机构联合投资。前人研究指出联合投资可能导致多家风投机构之间互相“搭便车”,不利于风险投资监督作用的发挥,但是Brander et al认为联合投资各方可以提供互补性的管理经验,增加公司价值;此外,参与联合投资的风投机构一般具有较广泛的关系网络,关系网络的信息传递功能将可减少上市公司与外部资金提供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促进外部融资。
第三,国有背景。若风投机构的合伙人或股东中有中央或地方国资委、地方政府、发改委和科技部等部委,则认为其具有国有背景。国有风投机构会对公司投融资行为产生如下影响:首先,国有风投机构还没有完全实现市场化运作,代理成本相对高,这可能有碍其监督职能的发挥,故难以监督自由现金流的过度投资;此外,若股市投资者知道这一情况将不愿意提供资金;但是,国有风投机构却可以利用其政府关系网络帮助公司从国有银行获得债务融资。
第四,声誉。参照Nahata的定义,如果一家风投机构投资并协助较多公司实现公开上市,则其声誉较高。Nahata发现高声誉的风险投资机构会花更多的时间去监督其投资的公司,他们还更可能帮助公司搭建有利于筹资的关系网络以吸引潜在的投资者。

3.2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融资行为的现状分析
在当今世界,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蓬勃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增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柱、以智力资本为重要依托的新经济应运而生。顺应时代经济发展潮流与新趋势,我国大力支持高新技术的研究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加速我国经济发展并且提高自身竞争力旳必经之路。然而,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中存在突出的问题,表现为融资难和非效率投资等现象。
第一,融资难。肖林在寻求高新技术投融资破解之道后,认为目前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融资难主要表现在政府财政投入有限、债务融资困难和资本融资不足。高新技术企业一般投资于创新型高科技产品与服务,研发经费大,资金周转慢,回报周期长。即使高新技术企业上市,投资过程中也必须有源源不断的资金进入周转。首先,我国虽然拥有富足的国家财政,并且相关政策法规也是支持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但是政府作为高新技术企业的支持者却心有余而力不足,过多的财政支出将不利于国家经济稳定,因而财政支持的融资渠道并非可行。再者,市场总是存在信息不对称,导致外部投资者很难了解到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状况,不会轻易向这种高风险性的企业进行投资。特别是在我国这种资本市场不够完善的体系下,银行等金融机构本来应该是企业主要的外部融资来源,但是这些金融机构往往考虑到资金的安全性,很难对高新技术企业这种高风险企业进行投资。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难题,不仅源于自身高风险特性,更加因为信息不对称使得外部融资困难。
第二,投资非效率。非效率投资指在企业的投资决策中不以自身的价值最大化目标进行投资的投资行为,主要表现为投资过度和投资不足两种形式。我国的高新技术企业还表现出严重的投资不足与轻微的投资过度的非效率投资行为,即不符合企业或股东的价值最大化目标的投资行为。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制度不完善,并且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才刚刚起步,公司治理欠佳、资金配置效率低,往往出现较为严重的委托代理问题,反映在非效率投资现象尤为严重,加剧融资困难。Jense把由于委托代理问题导致的对净现值为负的项目进行投资的行为叫做投资过度。Myers等(1984)认为,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外部投资者不愿意提供资金或者提高融资成本,在企业内部现金短缺的情况下,管理者并不愿意通过外部融资来获得投资所需的资金,导致投资不足。任雨纯基于对2007年至2008年的我国上市高新技术企业的财务数据的实证结果表明,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普遍存在投资不足而非过度投资。因此,委托代理问题和信息不对称问题均加重了高新技术企业的非效率投资行为。

3.3风险投资对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融资行为影响分析
上一节的分析可知,我国上市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不足与投资非效率行为经常发生。风险投资的加入可以解决信息不对称和委托代理问题,成为解决上市高新技术企业的两大难题的良方。由于我国股权分置改革等原因导致了不少风险投资以股东的身份继续留在高新技术企业内部,本文研究的风险投资与上市高新技术企业是投资与被投资、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因此,从公司治理机制进行分析风险投资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投融资行为的影响。公司治理机制可分为内部机制和外部机制。
从内部机制来看,风险投资成为上市高新技术企业的十大股东,以其强有力的管理监督作用会引导高新技术企业形成良好的治理团队,只有一个充分有效的管理团队才能做出出色的投资决策,这样才能创造源源不断的内部现金流,增加内源融资额,从而影响企业投融资行为。风险投资机构往往是一个在管理和资金运作方面专业性很强的团队,能够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强大的监督管理支持。Raphael等(1998)构建的理论模型认为,风险投资家为减少道德风险往往会釆取一定措施对企业家进行监控,以便引导企业家努力工作。Flynn等(2001)的研究认为,风险投资能够帮助处于初期的风险企业获得对企业业绩有积极影响的增值服务,比如对外部经济环境进行分析,参与战略制定与经营管理等。Bertoni等(2005)的研究认为,风险投资家会以董事会成员等方式对投资企业进行监督管理,对于公司治理具有重大的激励机制和引导作用。陈艳红等人的研究发现,风险投资在公司治理中发挥了主导作用,即便企业上市,还会继续以董事身份为企业提供监督指导与管理支持。这些研究无一不是突出了风险投资在企业中发挥了重要的监督管理职能,这种有效的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必将对管理者因私人利益进行有损企业的非效率投资行为加以监督和约束,同时也防止了内源融资不足。
从外部治理来看,公司治理中出现各种代理问题,常常存在管理者与外部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风险投资可以改善高新技术企业的外部信息传递能力,特别是增加外源融资能力。第一,风险投资旳声誉作用。人们往往把获得风险投资作为衡量企业质量的重要标志,因为风险投资非常重视自己的声誉,因为他们知道只有良好的声誉才是长久之计,使得风险投资能够以自己的良好声誉吸引外部投资者,风险投资在进行一项投资时必定会做很多调查研究的工作,因此可以向外部投资者传递可靠的信息。Amit等人(1990)通过研究风险投资家的角色,认为风险投资家存在的目的是为了减少信息不对称成本,具体的说,风险投资家在项目融资前会釆取职责调查的方式来选取出高质量的项目;在项目融资后则通过监控和提供强有力的激励机制来激发企业家尽职工作,以便减少风险投资中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引起的道德风险以及逆向选择问题。Megginson等(1991)认为,风险投资非常重视声誉,因此其所传递的公司质量信息,受到外部投资者的信任。第二,风险投资具有的丰富网络资源,具有信息交流传播功能。Fried等(1995)和Sapienze等(1994)认为,风险投资为所投资的企业提供包括筹资渠道、业务往来等的网络资源。Hochberg等(2007)发现风险投资与银行等其他风险投资机构有亲密的业务往来,形成了广泛的关系网络。Ellison等(1995)进一步研究认为这种关系网络本身就是一种信息交流传播功能的网络。因此,关于风险投资背景的高新技术企业可以借助于这种关系网络,使得投资项目的信息能够充分传播给外部投资者,以便减少高新技术企业因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外源融资困难。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认为风险投资,不仅可以缓解上市高新技术企业内部的委托代理问题,还可以降低上市高新技术企业与外部投资者的信息不对称程度。解决了这两个难题,上市高新技术企业才不会频繁出现投资非效率行为,同时内部融资不足和外部融资困难也会迎刃而解。

国内外实证研究概述

4.1国外实证研究
    国外研究普遍认为在风险投资参与后,被投资企业将会更加倾向于采用长期
或短期债务进行融资。Baeyens & Manigrat(2003)发现,对于非上市公司来说,在第一轮融资后,VC支持的企业将会比非VC支持的企业更加依赖于长期和短期的金融债务。两位学者在2006年进一步研究被投资企业的财务战略时发现,被投资企业在风险投资机构参与之后,仍然被信息不对称问题、破产风险所困扰,但是相比较而言这些公司更加倾向于债务融资而非权益融资,这是风险投资机构的认证作用引起的。由于风险投资具有优秀的蹄选、评估、监督以及提供增值服务的能力,因此,在外界看来,风险投资参与的企业相对于其他条件类似,但未有风险投资参与的企业来说,更加优质或者说具有更大的发展前景和盈利能力,从而使得外界更加信任这些被投资企业,这个作用也就是前面理论基础所提到的认证作用。此外,Baeyens & Manigrat还提出另一个解释,风险投资能够较少被投资企业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一方面风险投资机构在投资前会进行尽职调查,或者利用一些投资策略降低企业的信息不对称;另一方面,在投资后,风险投资机构会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监督企业的经营管理,从而进一步降低企业的信息不对称,最终帮助企业获取债务融资。这两篇文章从两个方面阐述了风险投资机构参与后企业融资决策的重要,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两篇文章的样本皆是非上市企业。
Tresierra et al.(2012)在前面两位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以风险投资第一轮注资时间在1995-2004年之间的西班牙非上市和上市企业为样本进一步研究了上述问题。Tresierra et al认为除了上述两位学者所阐述的认证作用外,还有以下两个原因。首先,风险投资公司中的人员通常除了具存专业的知识外,他们在社会上具有很多的资源,尤其是在投融资界。为了帮助其将会利用自身优势,为企业提供增值服务,包括各种有利资源,从而风险投资支持的企业通常能够获得权益投资以外的资金,例如债务融资(Sahlman,1990;Megginson & Weiss,1991)。其次,风险投资机构为防止其他权益投资者的加入而稀释股权及收益,会鼓励企业采取债务融资的方式Tresierra et al.(2012)。众所周知,如若风险投资进行了第一轮投资,说明其对该被投资企业未来发展具有较大的信心。但是即使风险投资在投资前进行了严密的蹄选和监督,风险投资与被投资企业仍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同时由于未来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在现实生活中,风险投资机构往往会采取分阶段投资的策略来减少投资风险(Sahlman,1990;Ibrahim,2010)。而在下一轮继续注资前,由于被投资企业通常具有较高的成长机会,从而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企业在进行外部资金筹措时,有权益融资和债务融资两种形式(Modigliani & Miller,1958)。如果继续采取权益融资的话,风险投资机构的股份就会被稀释,那么未来该投资项目取得成功时,风险投资机构在将来可能得到的收益就会减少。因此为了防止别人与自己分享收益,风险投资机构会尽量让被投资企业采用债务融资(Tresierra et al.,2012)。

4.2国内实证研究
    目前国内关于风险投资参与对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行为的研究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方面集中于研究优序融资理论所无法解释的被投资企业的资本结构问题,即这些企业并未遵循优序融资理论,在进行外部融资时先采用债务再釆用股票,而不是先权益融资,这是关于风险投资加入前,企业的融资决策问题;另一方面,则是前面提到的风险投资对被投资企业IPO研究的影响,这是关于风险投资加入后至上市时的。而涉及企业上市后,风险投资对企业后续融资行为影响的相关研究,目前暂时只有吴世农、吴超鹏的—篇。
    吴世农和吴超鹏2012年在研究风险投资机构对企业投融资行为的影响时,
以2002-2009年国内主板、中小板以及创业板的企业为初始样本,从自由现金流
量理论出发,检验了风险投资机构参与下,企业外部融资决策情况。研究发现,
风险投资机构可以通过较少企业的代理问题和信息不对称,帮助企业减少投资不
足的现象,从而降低企业外部融资约束(主要指权益融资和短期债务融资)。

总结

纵观风险投资和上市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理论与实证研究文献,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结合近几年发表的期刊文献,这些文章给我们展示了丰硕的成果,为现在做这类方面的研究提供了相关的研究基础,同时也为现在的学者在实践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的研究结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特别是对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和风险投资的发展方向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本文的研究从实证角度证明了风险投资确实能够改善现金短缺的上市高新技术企业的投资不足问题,获得更多旳债务融资和权益融资。
通过融资渠道分析来看,发现风险投资对债务融资和权益融资均有比较明显的影响,体现了风险投资可以增强上市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能力。但是,对比权益融资与调整后的权益融资,发现风险投资吸引外部投资者对高新技术企业的能力有限,这也反映了风险投资发展不完善,有待进一步升级,这些都必须政府和公司管理层的重视。这些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参考文献

[1] 许长新.风险投资中资本与技术的博弈[J].财经研究,2003,11(5):44-52.
[2] 陶永勇.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与风险投资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4,17(5):62-68.
[3] 伍德里奇(美).计量经济学导论:现代观点[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32-47.
[4] 张中华,王治.内部现金流与中国上市公司投资行为:一个综合分析框架[J].当代经济科学,2006,10(5):114-120.
[5] 黄福广等.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投资决策的影响实证研究[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2006,4(14):59-63.
[6] 王治等.负债、负债结构与公司投资行为——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海南大学学报,2007,6:21-24.
[7] 张学男,廖理.风险投资背景与公司IPO:市场表现与内在机理[J].经济研究,2011,6:118-132.
[8] 吴超鹏等人.风险投资对上市公司融资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12,5:21-29.
[9] 蒋殿春.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和融资倾向[J].世界经济,2003,7:43-53.
[10] 文忠桥.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研究[J].财贸研究,2006,3:136-142.
[11] 吴少新,王国红.创业企业的资本结构理论与融资策略研究[J].经济评论,2007,6:113-118.
[12] Hall, B. H., 2002, The financing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J]. Oxford Rev.Econom. Policy, 18(1):20-33.
[13] Sahlman W A.,1990, The structure and governance of venture capital
organizations [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7(3): 473-521.
[14] Hall,B.H.,2002, The financing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J]. Oxford Rev.Econom. Policy, 18(1):20-33.
[15] Ang J.S., 1991,Small Business Uniqueness and the Theory of Financial Management[J]. Journal of.Small Business Finance, (11):1一13.
开题报告:
“风险投资对高新技术企业融资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开题报告

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研究背景
在当今时代,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蓬勃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增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柱、以智力资本为重要依托的新经济应运而生。顺应时代经济发展潮流与新趋势,我国大力支持高新技术的研究以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该产业已经成为加速我国经济发展并且提高自身竞争力的必经之路。早在1995年我国就提出了“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的问题,成立了信息产业部,并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信息产业的发展,随后中国科技部于2011年7月13日发布了《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经过十几年来的发展,我国对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形成了一批具有相当水平的高新技术产业群和产业带,《美国科学和工程指标2010》等有关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仅次于美国和日本并位居世界第三;到了2007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首次超过日本并且位居世界第二;2009年我国高技术产业总产值突破6万亿并创造了历史新高。可见,“十一五”期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但是与其他传统产业相比其发展速度相对落后。“十二五”规划继续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摆在产业发展的重要位置,绝大多数的省份纷纷将高新技术产业作为重点列入“十二五”规划。到了2011年,我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的增加值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9.1%,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28.9%,重大技术装备自主性水平也有了显著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技术掌控能力也显著增强;2012年上半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了12.3%,比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长高出1.8个百分点。可见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高新技术企业的迅速发展不断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
融资作为企业最主要的经济活动,从两个方面分别描述了企业资本流动过程中的不同阶段。投资和融资效率和行为则反映了公司配置其资金的能力,其高低对于公司在竞争市场中的生存状态和发展前景都存在直接的影响。与此同时,当今社会的上市公司作为微观经济活动中的主体,它的投资和融资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整个社会配置资源的效率。因此,要如何提高上市公司融资的效率和行为一直是大家重点关注的问题。高新技术上市公司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促进科技创新、催生新兴产业和解决就业问题的主要渠道和途径。虽然近几年许多上市公司在各方面取得快速的发展,但是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却一直隐隐约约的制约着公司的发展。从这一点看来,风险投资的出现恰好满足了上市公司投资和融资的需求,并且逐步成为了它们的重要融资途径。境外知名风险投资机构纷纷进入中国市场,中央与地方政府成立了许多各种功能用途的风险投资机构。因此研究风险投资对上市高新技术企业融资行为的影响对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1.2 研究的意义
结合我国特有的风险投资经济背景,研究风险投资对上市高新技术企业融资行为影响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1)理论意义
首先,近几年的国内相关文献中关于风险投资和高新技术企业融资行为关系的研究很少,这次本文的研究将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公司融资行为理论研究体系,尤其是关于上市高新技术企业。其次,本文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等角度探讨了风险投资对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的影响,并进一步深入的分析出风险投资影响公司融资行为的原因及途径。
本文的研究不仅探讨了风险投资对高新技术企业融资行为的影响,更加深入从风险投资内部,包括风险投资机构属性特征及风险投资机构的不同参与特征来研究风险投资对企业在各方面的影响效应。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更加全面深入分析了风险投资对我国上市高新技术企业融资行为的影响效应,进一步丰富和充实该领域的研究成果,为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行为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2)现实意义
本文对于研究关于风险投资是否能提高上市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行为,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有利于资本市场参与者有效评价机构对于上市公司的客观作用,对于市场机制的完善也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同时也为监管部门在培育、发展机构投资者的道路上指明了方向,从而有助于我国资本市场走向成熟,更好助力国家金融体系发展。
风险投资的存在的意义能够弥补上市公司发育阶段融资的不足,从上市公司的阶段性融资需求特征看,发育期公司的融资几乎是一个空白。此时,依赖亲缘关系的融资已经不能满足中小企业的业务需要,政策性融资也不能满足其需求,一般商业性金融机构因为征信成本太高不愿意进入此领域。风险投资的存在刚好为融资体系拾遗补缺,增加了上市高新技术企业发育阶段的融资供给。对于拟引入风险投资的中小企业来说,需要明确风险投资对于自身发展的影响效应,从而能够更加有选择性地挑选风险投资机构以及更好地与风险投资机构合作,本文的研究结果能够为更好的投、融资决策和专业服务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同时能够为关注有风险投资支持的企业的广大投资者提供的借鉴参考意义。

国内外研究动态

2.1国内研究进展
    国内对融资行为关系的研究起步较晚且多借鉴西方经典理论,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上市高新技术企业投资战略的研究。花建(2002)认为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投资战略的制定必须要根据企业的特点,合理分配长短期投资和经营性投资。二是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结构的研究。李培元、魏亚平(2008)提出融资结构中基金融资、风险投资融资、二级市场融资等直接融资的方式更能促进新型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12]。孙建军(2011)引入非平衡面板数据,从融资行为、股权结构和资产特性三个方面对我国高新技术上市公司的投融资行为进行了研究。三是中外高新企业融资行为的比较研究。余晓泓(2008)提出我国要借鉴国外高新技术企业的先进运作模式,不断完善融资体制,以促进融资方式的多样化和融资渠道的多元化。张彬、晏丹(2012)比较了中西方高新技术企业的现状和投融资模式,认为在投融资模式上应该更多地考虑中小企业的需求,并大力发展产业内投资基金。
2.2国外研究进展
国外对于企业融资关系行为的系统研究始于上世纪50年代,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资产结构理论研究。Modigliani和Miller(1958)[1],Myers和Majluf(1984)在此领域作了大量原创性工作。除了经典的MM理论及其相应扩展外,国外学者还从行为金融的角度研究了公司的投融资行为,以Baker和Wurgler(2002)为代表提出了市场时机理论。第二个阶段是融资结构研究。除以上三大经典理论外,国外的相关研究多采用面板数据,分别从内源融资、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三个角度分析企业的融资偏好,并对股价波动、信息不对称问题、债务契约等的影响进行了积极探讨,缺陷是没有综合考虑这三个因素对投资行为的影响。如,Barro(1990)从股权融资的角度出发,指出股票价格的变动对美国企业的投资行为存在长期且重要的解释能力[4]。Stephen Bond(1994)基于欧拉方程分析了投资行为对于内源融资和债务融资的敏感性,并利用面板数据建立了英国公司融资策略的动态投资模型[5]。Sean Cleary(1999)认为公司的投资决策与融资因素存在着直接相关关系,并且发现大型公司相对于中小型公司对于内源融资更敏感[6]。第三个阶段是高新技术企业的政策研究。国外关于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研究的文献相对缺乏,且多集中在理论政策研究上,缺乏定量分析。Jones(2004)认识到了新型产业对英国经济增长的贡献。Michael Keane(2009)从渊源、现状、理念和目标四个层面思考了高新新型产业对中国社会转型的作用。

3.范文的研究内容和框架

3.1范文的研究内容
本文在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了解高新技术企业融资行为的影响因素和风险投资之间的关系,选取身边较熟悉的城市——宁波,以宁波的上市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来简单的探讨风险投资对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的影响,并在学者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探讨风险投资影响融资的因素。所有研究内容将在理论分析的基础和前提下进行撰写,继而以宁波上市高新技术企业为样本。本范文的具体研究内容为:
1.绪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意义
1.3研究内容
1.4研究方法
2.风险投资的文献研究
2.1风险投资的概念
2.2风险投资存在的作用和意义
 2.2.1分担政策融资体系的风险,
 2.2.2提高企业生存率
2.3风险投资对融资行为的影响
2.3.1融资的概念
2.3.2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2.4小结
3.风险投资影响效应的研究回顾
 3.1从风险投资的资金支持角度
 3.2从风险投资的监督管理角度
 3.3从风险投资的非效率投资问题解决角度
公司融资行为影响因素概述
 4.1风险投资机构特征与公司融资行为影响
 4.2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融资行为的现状分析
 4.3风险投资对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融资行为影响分析
  4.3.1高新技术企业融资行为了解程度
  4.3.2对企业融资行为相关信息分析
  4.3.3影响因素描述统计分析
  4.3.4风险投资对企业融资行为的影响分析
  4.3.5影响企业融资行为的因素分析
 4.4结论
  4.4.1国内实证研究概述
  4.4.2国外实证研究概述
5.研究结论与建议
5.1研究结论及建议
 5.1.1实证研究结论
 5.1.2建议
5.2研究不足
总结
3.2范文的框架结构
本范文的框架结构如下图1所示:

图1  范文框架结构

研究的难点与重点

目前国内外研究很少涉及风险投资与高新技术企业关系的实证研究,所以研究这一课题更加缺乏对风险投资影响企业上市后的理论探讨,这是本文研究的一大难点。本文研究的第二大难点是,本文在研究风险投资与上市高新技术企业融资行为的影响相关性时,主要从持股比例、持股时间以及异质性投资机构三个维度入手。撰写本文从风险投资与高新技术企业这两个热点切入,实证分析风险投资对上市高新技术企业的影响,作为一个初步尝试,具有重要理论研究意义。因此在范文的写作过程中,前人的研究与论证只能作为理论参考依据,本文需要从实际出发,不能泛泛而谈,用实证研究来得出最后的结论。
本文研究的是当今国内的新问题,同时也是热点问题:风险投资与上市高新技术企业融资之间的两者关系,文章的选题具有一定的创新之处。纵观国内外,对于风险投资影响企业融资行为的课题,国内外学者给我们展示了丰硕的成果,为后人的研究以及现代企业的融资管理提供了更为完善的理论依据。国内目前在这方的研究相对来说比较的少,因此本文的研究将会对我国上市高新技术企业的今后更好的发展有一定的贡献,同时可以帮助上市高新技术企业获得通过不同的融资渠道获得资金,从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内部现金流短缺公司的投资不足问题。实证表明,风险投资的加入确实改善了高新技术企业的投资不足现象,而且缓解了因现金流短缺对投资不足的影响。结合现实中我们政府支持风险投资的发展,确实为高新技术企业带来了好处,支持风险投资是明智之举。但是风险投资的活跃性降低,对整个中国经济发展不是最有利。风险投资吸引外部投资者对高
新技术企业的能力有限,这也反映了风险投资发展不完善,有待进一步升级,这些都必须政府和公司管理层的重视。

研究方法与实施进度计划

 对本课题的研究主要采用理论研究和实际相结合的方法,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对课题进行研究。
 在理论研究阶段,通过各种途径收集中、外文献资料,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阅读、总结、归纳、和分析,为文章的撰写提供大量客观可靠的事实依据。
在实际论证阶段,总结前人的研究结果,通过对我国上市高新技术企业样本的选取,并通过SPSS软件,分析得出结论。在研究方法上,本文拟采用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采用因子分析确定公司绩效的综合得分,对风险投资与高新技术企业融资行为的实证研究采用了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多元回归分析等。综合运用管理学、统计学、财务管理学等相关知识。
    最后掌握理论和实际资料,结合大学期间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范文的写作。
 为了有序的完成范文各部分的写作,笔者制订了如下的进度计划:
 第一阶段:11月1日——11月14日,阅读并收集中、外文献资料。
 第二阶段:11月15日——12月8日,完成外文翻译,撰写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初稿。
 第三阶段:12月10日——12月15日,对开题报告和文献综述初稿进行修改完善,并制作开题PPT。
 第四阶段:12月18日——12月25日,为开题答辩做准备。
 第五阶段:1月初——2月中,完成问卷设计并进行相关数据调查。
 第六阶段:2月中下——3月底,撰写文档范文初稿。
 第七阶段:4月初——4月底,初稿修改。
 第八阶段:5月初——5月中下旬,初稿修改。
 第九阶段:6月5日,终稿,打印并装订范文。
    第十阶段:6月初——6月中旬,准备答辩。

参考文献
[1] Franco Modigliani and Merton H. Miller. The cost of capital, corporation finance and the theory of investment[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58, 48(3):261-297.
[2] 陈工孟等.风险投资参与对中资企业首次公开发行折价的影响--不同证券市场的比较[J]. 经济研究,2011,(5):42-44.
[3] 肖眠.现金股利、内部现金流与投资效率[J]. 金融研究,2010,(10):120-128.
[4] Barro Robert. The stock market and investment[J]. The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 1990, 3(1):115-132.
[5] Stephen Bond. Dynamic investment models and the firm's financial policy[J]. Review of Economics Studies, 1994, 61(2):197-222.
[6] Sean Clear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irm investment and financial status[J]. The Journal of Finance, 1999, 54(2):673-892.
[7] 谈毅等.风险投资参与对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的影响[J]. 证券市场导报,2009,(5):64-68
[8] 朱晓琴.风险投资退出决策研究[J]. 经济论坛,2008,(20):42-50
[9] 陶永勇.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与风险投资研究[J]. 工业技术经济,2004,(4):91-102.
[10] 黄福广等.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投资决策的影响实证研究[J]. 现代财经一天津财经学院学报,2005,(10):201-211.
[11] 王彦超.融资约束、现金持有与过度投资.金融研究[J]. 2009(7) :121-129.
[12] 李培元,魏亚平.基于新型文化产业视角的直接融资模式[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2):66-67.
[13] Hall, B. H., 2002, The financing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J]. Oxford Rev.Econom.Policy,18(1):20-33.
[14] Stulz R., 1990, “Managerial Discretion and Optimal Financing Policies”Journal of Economics 26, 3-27.






   






风险投资对高新技术企业融资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_开题报告......
上一篇:会计信息真实性存在的问题原因及.. 下一篇:马钢集团财务分析-开题报告-文献..
点击查看关于 风险投资 高新技术 企业融资 行为 影响 实证 研究 开题 报告 的相关范文题目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
电气工程自动化原创范文  电子商务原创文章范文
人力资源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土木工程原创文章范文
工商管理专业原创范文    药学专业原创范文
汉语言文学专业原创范文  会计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计算机技术原创文章范文  金融学原创文章范文
法学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市场营销专业原创范文
信息管理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学前教育专业原创范文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原创范文 英语专业原创范文
教育管理专业原创范文   行政管理专业原创范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范文说明 | 网站地图 | 免费获取 | 钻石会员 | 硕士文章范文


范文同学网提供文档范文,原创文章范文,网站永久域名www.lunwentongxue.com ,lunwentongxue-范文同学网拼音首字母组合

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上传,如发现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指出,本站及时确认并删除  E-mail: 17304545@qq.com

Copyright@ 2009-2024 范文同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