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发展,科技的变迁,使得新的媒介形式不断涌现。所谓新媒介形式,是指一切区别于传统媒体而言的具有多种传播形式与内容形态的不断更新的新型媒体。其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网络媒体
网络媒体提供的信息内容极为丰富,以网站论坛、访谈、博客等方式,生产了形式更为多元的信息产品。它不仅囊括了报纸、广播、电视的一般功能(电子报、网络电视、网络广播),而且具有数字化、多媒体化、及时性和互动性的独特优势,在功能上更是覆盖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2]
2.移动终端
移动终端是指手机、平板电脑、车载接收设备等。今天的移动终端不仅可以通话、拍照、听音乐,而且可以实现网络视频、网络游戏、手机资讯等丰富的功能,覆盖广泛,移动性强,信息传递及时、有效共享、形式多样。
3.数字电视
数字电视是一种全新的电视收视方式,它有效地提高了节目的参与性、互动性和针对性,还赋予了电视新的用途,扩展了电视的功能,增加了交互能力,可以实现视频互动点播、图文广播、电视银行、网上购物、远程教学、远程医疗等多种交互业务。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电视作为一种传统媒体,对于年长者而言存在着选择的相对必然性,而对于年轻人群来说远没有同样大的吸引力。
(三)媒介融合是必然趋势
1.新媒体的特性决定
新媒体的特点是消解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边界,消解国家与国家之间、社群之间、产业之间的边界,消解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边界,这样可以与受众真正建立联系,具有交互性和跨时空性。同时,新媒体对传统传播学来说也是一场革命,从一点对多点转向了多点对多点。新媒体传播中人人都可能是传播者,大众传播变成了“小众传播”。另外新媒体传播费用几乎等于零,受众接受信息也是免费的,这与传统媒体新闻产品高成本发布形成了巨大反差。现在人们看到突发事件,第一反应就是掏出手机拍照、上传网络,或者发表评论到微博、论坛等。如果是重大事件,会引起更大范围的传播,广播、电视、报纸都会转载。新的媒体传播形式把第一现场的报道权牢牢抓在手里,显示了巨大威力。
2.新媒体的受众决定
随着媒体的兴起和不断发展,受众模式经历了从报纸、广播/报纸、广播/电视/报纸,电视/报纸/广播等模式的转化,互联网的发展壮大又使很大一部分受众投向网络。信息时代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手机、电脑日益普及,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花费大量时间看报、看电视、听广播,利用手机、电脑上网就能获得需要的一切信息。即使一定要听传统媒体的权威发布,他们也可以上网点击收听收看,阅读报纸电子版等,既方便又省时。正是新媒体这种无可比拟的优势,使越来越多的受众选择了新媒体,选择了网络。
3.传统媒体的发展决定
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过去一统天下的局面已经一去不复返,传统媒体的市场占有率、话语权和影响力不断下降,而新媒体却是异常活跃,传播途径增多,海量信息聚集,成为信息时代传播主力军。传统媒体只有和新媒体优势互补,才能弥补自身存在的缺陷,达到资源充分、优化利用。
(四)媒介融合对传统媒体的巨大影响
一方面,新兴媒介载体因其多媒体性、互动性,分流了传统广播电视受众,瓜分了相当一部分广告市场[3],给传统广播电视发展埋下了危机与隐患。另一方面,媒介融合也给传统媒体带来理念更新与技术创新。传统媒体在媒介融合下挑战与机遇并存。
1.挑战
新媒体造就了信息开放、一人一媒体和信息迅速更替的新局面。尤其是新媒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使传播形态不断丰富,推动了自媒体、草根媒体等传播形态的形成,分流了广电等传统媒体的受众,相当一部分广告市场被瓜分,经营创收遭遇瓶颈。
2.机遇
媒介融合为传统媒体发展带来挑战的同时,也提供了新的机遇,给传统媒体的内容传播提供了众多新途经。从管理机制上看,为制度创新预设了可能性;从新闻生产上看,整合了信息的具体方式和报道形态[4],最终以多媒体形式的素材集成报道;从传播渠道上看,向各种平台终端强力渗透优质的产品,汇聚新一代受众群;从商业模式上看,平台提供多媒体产品,通过电视、广播、互联网、手机、户外电子公告牌等多渠道分销产品,从而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实现用户价值。[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