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营企业绩效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1.民营企业绩效管理现状
民营企业是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及企业转制而兴起并获得快速发展的企业形式和经济实体。在实践中表现出勃勃生机和巨大发展潜力,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同样也是这个时期,由于受到经济体制和文化传统的制约,加之民营企业在技术、人才资源方面的匮乏,我国民营企业在企业绩效管理当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
(1)德能勤绩的考核思路过于模糊
德能勤绩是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兴起的一种综合性考核体系,由于其考核思路与我国的传统文化较为相近,且浅显易懂易被员工接受,所以被我国许多民营企业广泛应用。但由于德能勤绩的考核指标过于庞杂,针对性不明确,以品德、能力为评价基准的方式过于模糊,这也导致了绩效考核结果并不能准确反映实际情况,绩效管理也失去了应有的作用。
(2)“家族式”管理模式制约绩效管理实施
追溯民营企业的发展历史,其管理结构组成,内部运作形式都有很浓郁的“家族式”特点,从某个层面来讲,民营企业的经营方向主要取决于经营业主及其家族成员能否取得最大利益。而在绩效管理优化企业结构,完善企业制度的过程中,或多或少的会触及到企业主导层的“蛋糕”,在个人利益与企业发展的取舍中,不是所有人都能认清伯仲,做出正确取舍,这也制约着绩效管理在民营企业中的发展。
2.民营企业绩效管理问题分析
结合上文对我国民营企业绩效管理现状的概述,不难看出民营企业绩效管理的运作状况并不十分理想,究其原因既有认知上的,也有方法上的。
(1)对企业绩效管理认识不当,导致绩效管理与实际偏离
纵观绩效考核的发展历程不难看出,有效的绩效管理是由一系列不断变化的动态考评方法组成的,而不是单一的方法一用到底,我国许多民营企业的绩效管理与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相背离,绩效考核方法一成不变,缺乏对企业现状的认知,与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脱节,致使绩效管理的无效,低效【7】。因此,如何转变观念,认清现状是民营企业正确制定有针对性的绩效管理体系所要研究的课题之一。
(2)绩效管理技术资源尚不殷实
由于我国民营企业绩效管理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很多民营企业对绩效管理的认知仍停留在表面,并不了解绩效管理对于企业发展的长远意义。加之相关绩效体系设计,绩效监管过程的专业人才较为稀缺,这也直接导致了民营企业在绩效计划制定,绩效考核方法上欠缺科学依据,这也直接导致了考核结果失效,绩效辅导/反馈不如人意等种种表现。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民营企业在绩效管理推行与改革上的信心。
(二)H企业绩效管理现状调研与分析
1.H企业绩效管理调研
H企业成立于2000年,是一家专业从事3C电子产品制造的民营企业,该企业从2005年开始尝试运行绩效管理考核体系,目前公司已实行了KPI,目标管理等多种绩效考核办法,但实际效果并不十分显著。为了改善H企业的绩效管理现状,提升公司市场竞争力,本人会同H企业HR相关负责人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实地调研,通过问卷调查(见附录一),访谈,现场观察等手段,客观的收集记录相关数据,以寻找H公司现阶段在绩效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表3-1调查员工年龄分布表
对企业绩效管理的研究——以山西某民营制造企业H公司为例(三)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