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彦彦 (2003)[11]一文中认为,影响国有企业融资因素主要有五个:融资成本、资金利用率、融资机制规范度、融资主体自由度、清偿能力。并根据我国的国有企业融资特点,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对股权融资、债权融资与内源融资三种融资方式进行评价。
伍装(2006)[12]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对中小企业融资效率的分析和模糊评价方法对中小企业融资效率的分析 ,所采用的评价指标包括:资金的可获得性、资金财务成本、资金利用率、资金的清偿力、融资机制的规范程度、融资主体的自由程度。清偿能力是资金配置效率的一个重要指标,它不但能揭示资金再循环的效果,还能体现出企业的经济业绩、规模、发展潜力、信用状况以及管理层状况等。
胡慧娟 ,李刚(2008)[13]提出影响融资效率的影响因素,资金利用率、资金使用自由度、融资风险分析、融资结构分析、法人治理结构、融资机制规范度分析。提出可以从两方面来反映资金利用率:资金到位率,即融资筹集到的资金量与预期筹集资金量之比;资金使用率,即企业有效消化资金的能力,资金使用率越高,企业融资效率也就越高。此外他们认为企业对以不同方式融入的资金的自由支配程度是不同的,资金自由支配的程度越高,融资效率越高。
从上述中外学者的研究工作,为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是十分宝贵的资料,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但是这些研究多偏重于原因探究和宏观对策建议,且缺乏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选择在吸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试图对具体的企业进行实证分析,从资金融入效率、资金使用效率、融资主体自由度这三个方面来考察企业的融资效率问题。从融资行为对企业的整体影响上来考量企业的融资效率问题。本文对有我国中小企业板“第一股”之称的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上市融资前后的财务报表等进行深入的分析,对该企业的融资效率问题进行了案例研究,并最终对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的融资效率进行了综合评价。
三、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的基本情况
(一)企业简介
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由新昌县合成化工厂联合九名自然人共同发起设立,于1999年4 月5 日在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登记,公司股票已于2004 年6 月25 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公司现有注册资本人民币34,206 万元,股份总数34,206 万股(每股面值1 元),其中:有限售条件的流通股份约为21,039 万股,无限售条件的流通股份约为13,167 万股。
本公司属于精细化工行业,主要从事有机化工产品、原料药、食品添加剂及饲料添加剂的生产、销售,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危险化学品的批发,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的销售,香精香料的生产,经营进出口业务(国家限制或禁止的除外)。公司主要产品为维生素E、维生素A 和甲叉。[14]
尽管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发展势头良好,其总资产超过15亿元人币,年销售额超过10亿元人民币,但是截止至2006年12月31日,公司仅拥有员1539人,而在上市前的2001年、2002年和2003年度,其公司员工数分别为991、1102人和1215人,均未超过2000人。由于新和成的经营范围是有机化工产品料添加剂的生产、销售;经营进出口业务(属生产企业自营进出口),属于化工生企业,按照我国2003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小企业促进法》中对中小企业的分业划分标准,新和成属于中小企业范围。
2004年5月17日,深圳中小企业板获准成立,2004年6月25日,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我国中小企业板块中“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深圳中小企业板市场上市,首次公开发行新股3000万股,发行价格13.41元/股,筹得资金共计38,560万元人民币。发行A股后,公司股本增加至11,402万股(每股面值1元),募集资金38,560万元,2005年10月19日,公司10转5,总股本增至17103万股。2006年6月23日,公司10转10,总股本增至34206万股。表1列示新和成发行前的股东及持股比例,表2列示新和成上市后股本变动状况。
表1新和成发行前的股东及持股比例[15]
名称 持股数额 持股比例(%)
新昌县合成化工厂 7887.00 93.77
张平一 120.00 1.43
袁益中 100.00 1.19
石称 100.00 1.19
胡柏剡 63.00 0.75
石观群 48.20 0.57
表2 新和成股本变动状况介绍
变动时间 变动后总股本 变动前总股本 变动原因
2004-06-25 11402 2004年6月2日,成功发行
人民币普通股3000万股,总股本增至11402万股。
2004-12-31 11402 11402
2005-12-31 17103 11402 2005年10月19日,10转5,总
股本增至17103万股。
2006-12-31 34206 17103 2006年6月23日,10转10,
总股本增34206万股。
2007-12-3 34206 34206
(二)企业融资效率的分析体系
企业融资效率,是企业如何能够及时并且低成本地获取生存发展所需的资金,以及企业如何高效地使用所融集到的资金。它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首先,企业的融资效率是指企业是否能及时融通到所需要的资金。其次, 企业的融资效率是指企业是否能以尽可能低的成本融通到所需要的资金。第三,企业的融资效率还表现为企业所融通的资金能否得到有效的利用。
许多学者就融资效率的分析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一般来说,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分析企业的融资效率,即企业资金融入效率,资金到位率,资金使用效率,融资主体自由度和偿债风险。
关于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融资效率的探讨(二)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