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新和成资金使用效率的现状
1、募集资金的流向。
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在其2004年新股发行前所公布的招股说明书中,明确出了公司募集资金的用途:“本次发行每股面值1元的人民币普通股3,000万股,用向二级市场投资者配售发行,发行价13.41元/股,发行总市值40,230万元,扣除发行费用后预计可募集资金38,560万元,将用于以下投资项目:
(1)投资15,200万元建设年产80吨β-胡萝卜素项目;
(2)投资3,230万元建设年产80吨维生素A棕榈酸酯技改项目;
(3)投资3,950万元建设年产6吨虾青素技改项目;
(4)投资1,900万元建设年产22.5吨维生素D3技改项目;
(5)投资4,475万元建设年产30吨辅酶Q10技改项目;
(6)投资3,240万元建设年产1000吨乙酸芳樟酯技改项目;
(7)投资3,300万元建设年产700吨β-紫罗兰酮技改项目。
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总额为35,295万元,上述投资项目按轻重缓急排列,
所需资金由公司本次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股票的募集资金解决,不足部分由公司自筹解决,超过部分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
然而,在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经审计的2004年度报告中,公司对上市募集资金的使用情况却是这样描述:“由于实行国家宏观调控,本省从2004年上半年至今暂停土地审批,公司的募集资金项目拟实施地的土地使用证未能在2004年获得批复,导致公司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无法按期开工。公司正在与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紧密沟通,当地政府已承诺一旦获得土地指标,首先确保我公司的项目用地。为确保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尽快产生效益,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公司已经在市场销售方面作了大量工作,产品已被不少客户所接受,一旦项目投产,即可实现规模销售。”我们在随后附的投资项目进度情况表中可以看到,公司在招股说明书中所提出拟投资的7个项目,产生收益金额一项均为“0”,是否符合计划进度和预计收益一项均为“否”。
在年报中我们同时可以看到,公司2004年度累计已使用募集资金2584.13万元,主要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不足。
2005年公司的年报中显示,公司将募集资金的投资项目由原来的7个调整为4个。原因依然是由于公司募集资金项目实施用地未能及时得到批复,用自有资金对年产80吨维生素A棕榈酸酯项目、年产22.5吨维生素D3项目和年产1000吨乙酸芳樟酯项目进行投资,将该三个项目的结余资金以及原用于对公用设施的投入资金,全部用于扩大后的年产500吨虾青素(益生粉红素)微囊项目(该项目系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扩大前为年产6吨虾青素技改项目)。从而公司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由原来的七项目变更为年产80 吨β-胡萝卜素项目、年产500吨虾青素(益生粉红素)微囊项目、年产30 吨辅酶Q10 技改项目和年产700 吨β-紫罗兰酮技改项目这四项。截止2005年年报公布时公司已累计使用募集资金总额35,295万元。
2、募集资金项目的投资收益。
表5新和成2005年公布的报告期内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从表5中可以清楚的看到公司募集资金拟投资中前三个项目的计划进度和预计收益都是否。
(三)新和成融资主体自由度的现状
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系经原浙江省人民政府证券委员会浙证委[1999]9号文批准,由新昌县合成化工厂联合张平一、袁益中、石程、胡柏剡、石观群、王学闻、石三夫、崔欣荣和王旭林等九名自然人共同发起设立,到2007年12月31号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控股股东未发生改变,一直为新昌县合成化工厂。新昌县合成化工厂的实际控制人为胡柏藩、胡柏剡兄弟。图3为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前控股股东示意图。
图3 2004年上市前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控股股东示意
2004年6月25日,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我国中小企业板块中“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深圳中小企业板市场上市,首次公开发行新股3000万股,2005年10月19日,公司10转5,总股本增至17103万股。2006年6月23日,公司10转10,总股本增至34206万股,但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一直没有发生变化。图4为公司截止到2007年控股股东的实际股权比例。
图4 2007年12月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控股股东示意
由此可以看出尽管公司由于上市发行新股而稀释了部分股权,但是新股发行后,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控股股东未发生改变,仍为新昌县合成化工厂,而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仍为胡柏藩、胡柏剡兄弟,因此,新股的发行并未对原有股东造成较大的控制权损失问题。
五、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融资效率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融资成本过高
股权融资由于不存在抵税效应,其资本成本是最高的,对于中小企业,由于在资本市场上上市所需的挂牌费用、信息披露费用、中介费用、审计费用等均为固定费用这些费用并不会因为发行规模小而相应的减少,这对于发行额普遍少的中小企业来说,存在交易成本过高和规模不经济问题,一般认为,债券融资与股权融资相比,资金成本较低,一般银行借款的利率水平低于债券利率,而民间借贷的利率则要高于这两者。
表4列示新和成2002-2005年各个融资渠道个别资本成本和所占比例,图5列示新和成2002-2005年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关于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融资效率的探讨(四)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