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去更大规模地吸纳管理和技术人才,并克服以往处理劳资关系中的简单化倾向,主动提高员工的福利和待遇,以创造和谐的 企业气氛和实现员工队伍的稳定。为此民营企业不但要广招人才,而且必须突破以家族为核心的管理权分配方式,重用人才。大量高学历人才将流入民营企业需要有充满机会、富于挑战性的岗位吸引大批人才加盟。同时,城市国有、集体企业中也将有大批科技人员、管理干部、熟练工人愿意到民营企业的工作岗位上去。这一方面有利于解决国有、集体企业冗员问题和破产企业职工安置难题,另一方面又利于解决民营企业中第二次创业中的人力资源瓶颈问题。
5.走文化创新之路
良好的企业文化将会对企业的经营业绩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而就我国早先的许多民营企业来说,其所形成的企业文化是很脆弱的,这大大阻碍了我国民营企业持续、稳定的发展。因此,我国的民营企业必须在原有企业文化的基础上,走文化创新之路。把企业形象作为企业文化的主要载体,把企业宗旨作为企业文化的精神理念。广大民营企业应注意确立其永恒不变的宗旨,宗旨不仅要体现企业长期发展的目标,而且要兼顾社会公益事业。让宗旨深入员工心里,形成企业的核心凝聚力和获取较大的社会效益。因此民营企业也要把文化活动作为其文化中的一个最重要又最基本的方面去抓,广泛持久地开展以推动企业发展为根本出发点的企业文化活动,以提高员工的文化修养、工作热情和整体素质。在以文化促变革的过程中,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和协调员工的行为方式至为关键,这不依赖于权力,而是依赖于有效的沟通。
6.走技术与品牌创新之路
由于民营企业在资金、信息和人才方面的匮乏,因此限制了其技术创新的主动性。以高校、科研院所等科技开发力量为主要支撑,重组社会科技开发资源,支持民营企业创造条件吸引高校和科技院所的科技力量,以多种形式建立稳定的服务于民营企业技术开发的专业性科技队伍,为民营企业提供技术支持。根据民营企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搜集他们在技术创新过程中所需要的技术、市场、产品等信息,并经过一定的分析加工后为民营企业提供信息咨询服务。要广泛吸收社会有关组织和个人资金,建立民营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提供资金。要利用高校人才培养优势,以开办民营企业研修班等多种形式对民营企业技术开发人员进行培训,更新他们的知识结构,使他们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准确的判断力和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技术创新能力。提高品牌的技术附加值是今后进一步开拓市场、提高出口创汇的关键,民营企业要把人力、财力真正投向技术进步和产品创新上来,联合科研机构和下游企业,用知识技术“含金量”高的产品开拓国际市场。新产品的开发不仅仅是设计环节的任务,还应该延伸到采购、制造、销售等环节,尤其是销售环节,要不断关注消费动向和消费者心理的变化,要善于发现消费者的需求,发现什么是稀缺的产品。民营企业具有内部规模经济小,外部规模经济大的特点,其工作重点放在提高产品档次、优化出口结构、增加品牌附加值上。首先应树立品牌意识;其次要维护品牌的形象,以品牌促进产品的销售、以品牌树立企业的形象;还要有长远的眼光、为品牌进行投资;要着力优化产品设计、提高品质、提升品牌,运用标准化生产模式推进由加工型向品牌出口型转变,努力实现创国际知名品牌的突破,提高民营企业产品出口附加值。企业品牌的建设是一个积累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生产制造商专业化、规范化的运作机制,和一贯的营销策略所累积起来的。品牌建设的目的不单单只是建立消费者的形象认同,更重要的是要促成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的购买乃至重复购买,并且长期传播该品牌的市场口碑。
7.充分利用资本市场
长期以来,融资困难制约了民营企业的发展,这就要求民营企业要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来开拓发展空间,突破资金瓶颈限制。对于那些属于国家重点扶持的行业及领域的民营企业,若具备上市公司条件,应积极争取在沪深两股市上市。实行买壳上市,由于民营企业中能获准直接发行股票上市的只能是极少数,买壳上市是民营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捷径。
总之,与大企业相比,我国民营企业的优势在于优胜劣汰机制明显;劳动力成本较低;对地方税收贡献较大;市场适应能力较强;历史包袱较少;现代管理科学方法较易落实到位。但同时,我国民营企业的内在劣势亦不容忽视,民营企业在我国拥有如此举足轻重的地位,面对民营企业的优势和更多的劣势,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寻找到能提高民营企业竞争力的方法,以及促进其健康发展的有效手段。民营企业的发展事关现在,影响未来,各国对民营企业的发展都给予足够的重视和相关的政策、服务方面的支持,我国政府也应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作为中小民营企业,在面临新经济所赋予的机遇和挑战面前,以战略的眼光规划企业的发展势在必行的。
【参考文献】
[1]尹全胜.我国民营企业多元化经营战略的利弊分析[J].中国商贸,2012
[2]邵光.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民企发展[J].当代经济,2010
[3]王文建.我国中小企业质量管理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3
[4]陶惠忠.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问题探析[J].会计之友(下旬刊),2010
[5]彭思量.当前经济时期民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分析[J].中国商贸,2011
[6]陈少华.论中小企业发展战略[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
[7]李亚.民营企业发展战略[M].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
[8]程惠芳.中国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发展战略[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9]和丽芬.民营企业内部控制构建研究[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2
[10]黄建宏.民营企业成功与失败[M].冶金工业出版社,2009
[11]李国荣.民营企业管理创新探索[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对企业发展战略的研究20(五)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