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过发布微博信息,意见领袖的微博成为重要的舆论始发地
一起突发的公共事件,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有可能发生,公共事件本身的突发性、不可确定性以及地域的限制,决定了事件信息本身最初的传播不是从意见领袖开始。而往往是由普通的网民,单个体的孤立传播。网民本身单个体的孤立传播,视为社会舆论形成过程中的最底层,也就是下层。当下层的信息通过微博传播到较高一层的传播平台后,例如拥有大量粉丝的名人的微博。这就是微博意见领袖制造和生产社会舆论的自上而下模式。下层微博用户发布的消息经过名人在微博的再次传播和评论,凭借其数量庞大的粉丝群体,就可以实现信息的瞬间大面积扩散,从而使得意见领袖的微博成为形成社会舆论的始发地。
(二)通过介入公共事件,意见领袖扩大了事件的关注度和影响力
网络传播,最大的优势是具有交互性,或者说是信息的实时反馈性。基于这个特点,微博的传播能够达到相当深入的程度。微博“意见领袖”作为网络终端的信息源头,在传播信息的力度和广度上,都有极其显著效果和作用。由于能够成为微博“意见领袖”的微博用户,必须在社会生活中拥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掌握一定的社会资源,持有的立场和观念,代表了许多公众的主流倾向。因此,微博“意见领袖”介入发生公共事件后,事件的知晓度犹如广告效应一般,迅速传播开,从而让更多的人知道,了解该事件。只有知道有此事,有兴趣的人们才会考虑是否进一步关注,或者持续深入参与进来。
(三)通过转发以及评论,聚合了社会公众对事件的主流态度立场
转发和评论,是微博这一平台的两大互动功能,140个字符的限制,微博被广泛视为是一种“可以在网上大规模群发的短信”。转发和评论,一个推动信息的持续扩散,一个表达公众的立场和看法。两者共同作用,构成了微博信息传播的基本架构,同时也聚合了社会公众对事件的主流态度立场。
六、如何把握好、使用好微博“意见领袖”
在当今网络技术的大发展,大变革背景下,如何把握好微博“意见领袖”在传播信息方面的特点,管理好,使用好这一新兴网络平台,引导社会舆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弘扬时代主旋律,需要我们注意以下几点。
(一)认证识别,有效监管
微博“意见领袖”,是网络上的微博达人,是众多微博用户的舆情引领者。在众多的微博用户中,能够成为意见领袖的,只是其中的少数。由于微博用户数量的海量性和网络虚拟性,这就需要管理者微博“意见领袖”进行有效身份认证。对微博“意见领袖”的引导和管理的一个前提是,知道哪些微博用户是意见领袖。按照目前现有的发展模式,识别微博“意见领袖”的重要特征是该微博用户的粉丝数量和被转发数量。当发现某一微博用户的粉丝激增或者其发布的消息被广泛转发的时候,监管者应当予以密切关注,并随时准备应对正在形成或者已经形成的网络舆论,及时发现信息源头,并进行有效监管。
(二)科学培养,正确引导
既然微博“意见领袖”对社会大众舆论具有如此巨大的影响,那么也可以通过培养微博意见领袖的方式来对社会舆论进行有效生成。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一些不真实不客观不和谐,虚假的信息充斥着网络。遇到突发公共事件,如果不及时向社会公布有关信息,就会让谣言满天飞,以至于造成社会恐慌或动荡,最终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如果在发生突发事件后,有若干代表正确舆论方向的微博“意见领袖”及时发布相关信息,驳斥谣言,公布真相,澄清事实,则可以对社会舆论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得谣言失去兴风作浪的阵地和生存的土壤。
(三)严格管理,依法规范
微博“意见领袖”,如果游离于法律法规管理规范的体制之外,依仗本身在网络上的影响力,肆无忌惮地滥用话语权,那么这些意见领袖一旦发布虚假,偏激的消息,往往会引发舆论动荡,造成严重的恶劣影响。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微博的管理是否严格,是否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关系到未来微博的发展和未来。微博“意见领袖”,是微博这一平台的强势群体,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可能引发极大的影响。因此,加强对微博“意见领袖”的管理,是保证微博健康发展的必要,也是国家加强网络监管,构建和谐网络的必然要求。
【引文注释】:
[1] 龚艳平.博客新媒体: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2006.
[2] 丹尼•吉尔墨,美国网络新闻学创始人.《新闻媒体 3.0》,2001.
[3] 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4] 雷启立,新媒体给当代生活带来了什么,《文汇报》,2011-12-19
新媒体技术对新闻报道的影响——微博“意见领袖”对信息传播的作用(五)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