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小企业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凭借其明晰的产权和灵活的经营机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国家也越来越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出台了很多相关的政策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因而,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未来的整体竞争力。基于这样的背景下,本文确定以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来讨论一下其发展选择和对策的问题。范文首先介绍了中小企业的概况和中小企业发展的理论。然后对中小型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做了详细的解剖,并对产生这些问题的深层原因做了分析,最后据中小企业的特点提出了中小企业战略选择的思路以及实施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中小型企业;制约因素;发展对策
【正文】:
引言
中国加入WTO之后,受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中国的中小企业开始转型。由于经济结构的调整,转型过程中会诞生很多新兴产业,也会迫使传统产业进行结构调整,这种调整会产生大量商机,同时也会催生出许多中小型企业。中小企业持续高速发展,对我国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力量,将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同时,许多投资者还将专注于中小企业的高速发展,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的问题,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加快市场。但中小企业往往最容易失败,因为在高速增长的过程中,如果不适当的内部管理,管理模式不改变,将会陷入亏损甚至破产。所以,研究中小型企业的有效管理措施,及时调整管理模式,应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保证其沿着良性的轨道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一、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理论概述
(一)中小企业的界定
目前,社会各界对中小企业也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中小企业,一般指国家确认为大型中小企业之外的所有中小企业,约有3980万户,包括中型中小企业、小型中小企业和微型中小企业。中型中小企业和小型中小企业占21%,微型中小企业占79%狭义的中小企业不包括微型中小企业。微型中小企业指雇员在8人以下的个人独资中小企业、合伙中小企业以及工商登记注册的个体和家庭经济组织等。本文所述的中小企业均为狭义中小企业。
(二)中小企业的特点
近年来,中小企业保持了快速、健康、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中小企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解决城乡就业的主要渠道,成为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在经济社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呈现以下特点:
1.经济效率高。中小企业不仅经济规模较小、机构简单、层次少、人员精,能够快速决策,而且权责明确、自主经营,可以灵活调整经营方式和方法,适应市场的动态变化,在市场经济激烈竞争的条件下,能够发挥快捷灵活的优势。2013年,中小企业工业增加值为36%和34%,明显高于大型企业增加值35%。
对我国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问题的探讨2015(一)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