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建立适合会计电算化系统内部控制制度的必要性
手工会计系统下,会计数据用可见的文字、符号记录在纸上,这种方式有较好的直观性,各种不同的笔迹和签名也可作为控制手段。采用计算机处理后,会计数据以肉眼无法视别的形式存储在磁盘上。从而失去了直观性。另外,在手工会计方式下,会计核算的质量取决于会计人员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及对会计有关的法规理解和执行效果。财务会计部门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建立起了一整套管理制度。实行会计电算化后,许多传统的管理控制方式消失了,而代之以新的方式。这就迫使企业电算化会计系统必须建立起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
3、强化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势在必行
计算机的使用改变了企业会计核算的环境 企业使用计算机处理会计和财务数据后,企业的会计核算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会计部门的组成人员从原来由财务、会计专组成,转变为由财务、会计专业人员和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的管理人员及计算机专家组成。会计部门不仅利用计算机完成基本的会计业务,还能利用计算机完成各种原先没有的或由其他部门完成的更为复杂的业务活动。
电算化会计系统改变了会计凭证的形式 在电算化会计系统中,原先的书面形式的资料减少了,有些甚至消失了。由于电子商务、网上交易、无纸化交易等的推行,每一项交易发生时,有关该项交易的有关信息由业务人员直接输入计算机,并由计算机自动记录,原先使用的每项交易必备的各种凭证、单据被部分地取消了,原来在核算过程中进行的各种必要的核对、审核等工作有相当一部分变为由计算机自动完成了。原来书面形式的各类文件、现在储存在磁性介质上,因此,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与手工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有着很大的不同,控制的重点由对人的控制为主转变为对人、机控制为主,控制的程序也应当与计算机处理程序相一致。
计算机的使用提高了控制舞弊、犯罪的难度 随着计算机使用范围的扩大,利用计算机进行的贪污、舞弊、诈骗等犯罪活动也有所增加,由于储存在计算机磁性媒介上的数据容易被篡改,未经授权的人员有可能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浏览全部数据文件,复制、伪造、销毁企业重要的数据。计算机犯罪具有很大的隐蔽性和危害性,因此,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不仅难度大、复杂,而且还要有各种控制的计算机技术手段。
二、会计电算化系统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
1、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控制内容及形式与手工会计系统存在差异。
在传统的手工系统下,控制的内容主要针对经济事项本身的交易,对于一项经济业务的每个环节都要经过某些具有相应权限人员的审核和签章,控制的方式主要是通过人员的职务相分离,职权不相容的内部牵制制度来实现的。而在电算化系统下,业务处理全部以电算化系统为主,出现了计算机的安全及维护、系统管理及操作员的制度职责、计算机病毒防治等新内容。
2、内部控制的对象发生了变化
在电算化系统下,由于会计信息的核算及处理的主体发生了变化,控制的对象也发生了变化。控制对象原来为会计处理程序及会计工作的相容性等,会计资料由不同的责任人分别记录在凭证账簿上以备查验,是以对人的控制为主;而在电算化系统下,会计数据一般集中由计算机数据处理部门进行处理,而财务人员往往只负责原始数据的收集、审核和编码,并对计算机输出的各种会计报表进行分析。这样,内控对象转变为对人与计算机二者为主。
3、控制的实现方式发生了变化
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2015(二)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