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自主创新是核心,同时需要模仿创新
相对于处于追赶阶段的企业而言,发展较快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自主创新应是企业保持行业领先地位的重要手段,然而模仿创新也同样被企业所需要。
领先企业在创新层面上,具有优越性,良好的人员储备,扎实的技术基础,以及较为宽裕的科研经费,这些都成为了企业自主创新的先决条件,同样,自主创新能够为企业创造更加丰厚的回报,为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奠定坚定的基础。与此同时,每个企业的创新之路都不是简单易行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伴随着不断的模仿创新,即便企业走到了行业制高点,其创新也需要其他行业其他层面知识的不断支持,每个企业都拥有自己的核心优势,并非一个企业能够掌握所有的核心,因此模仿创新,也是伴随着自主创新而行的。
四、以小米公司为例探究现代企业的管理创新
小米公司,一个以“为发烧而生”为产品理念的企业,公司成立于2010年4月,企业专注于智能产品自主研发,是溢价移动互联网公司。在运营中,小米公司首创运用互联网模式开发手机操作系统、发烧友参与开发改进的模式。
小米作为一个新兴的互联网企业,在发展轨迹中,可谓旋风式发展,以平价的产品定位、创新的外观设计、炫酷的技术展示、独有的操作系统抢占市场份额。2014年近年来网络“新节”——双十一,小米公司创下天猫商城116万台的销售奇迹,当日销售额约12亿人民币,位列单店销售冠军。探究小米这个商业新军的成功原因,创新的管理模式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产品创新,技术革命,打造核心竞争力
在模仿创新的基础上,小米不断的强大自己,自主创新逐步成为了小米的主旋律。小米的技术创新可以体现在几个方面上:首先,小米独特的相机设计,大光圈高像素,手机拍照可冲洗超大高清照片,零延迟快门,超大广角设计,去红眼防抖技术,都走在了智能手机的前沿,在软件配置中,小米同样走出来自己的一条创新之路,米UI的用户体验效果好评不断;其次,小米的Snapdragon S3 MSM8260处理器,在世界范围内手机市场中,主频是最快的,比其他职能手机,甚至高端智能手机,都要流畅得多,在运行超大游戏机多重任务条件下均不受影响;第三,超强信号。巧妙设计,小米手机的天线设计,运用了精巧的天线设计线路和超大系统,规避了其他手机因为握手机方式而影响信号的问题。以上仅仅是小米技术创新的几点显而易见的体现,小米在技术创新领域有模仿的成分,但更多的是在看到原有手机市场面临问题的基础上,对原有技术进行了改造与升级,更好的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这本身可以被看作是一种自主创新的成果。
以创新成为行业风向标,以独特引领潮流。在电子产品行业中,小米公司的产品品类并不占据优势,其新产品的也更新也不算多,但是每一年小米公司都会有全新的产品面市,为市场带来惊喜。而小米产品一旦出新便会成为业关注的对象。在小米早期的发展中,多以模仿者的身份出现,在小米的产品中,总会嗅到其他先进品牌的影子,这是不能回避的问题,但是在小米的产品,也总是能看到其不同于其他企业的创新元素。充分考虑消费者的产品感受,捉住消费者的关注点,充分了解消费者的购买需求,在产品技术层面迅速提高,以小见大,捉住消费者的心理。
产品的创新是小米公司生存发展的强大依托,产品的创新是以技术的创新为基础。在不断的被质疑模仿中,小米的技术革新也是不容忽视的,在手机市场中,小米公司的产品是技术的风向标,2014年苹果公司推出iPhone6及iPhone6plus两款移动电话机,在技术上打出了更轻薄的概念,2015年,小米在北京发布新品,发布小米新系列手机——小米note,在轻薄度及其他某些技术上实现了对苹果的超越,其在产品创新上的力度值得骄傲。在引领科技潮流的同时,创新也成为了小米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创新为小米带来了巨大的利润。
(二)“绑架苹果”,借势销售
总有人说“小米是低端的苹果”,不可回避,小米在很多层面上和苹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这也就是小米“教父”雷军成功的重要手段之一,“绑架苹果”借势营销,而这种“模仿”本身也就是一种创新形式的营销。小米的借势营销主要体现出几个特点:其一,展现个人魅力,发挥影响力,有效提升企业魅力。很多人说从雷军的衣着谈吐不难发现一个人的影子——乔布斯,乔布斯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征服了全世界亿万过分,在小米世界中,雷军同样是一个标志性的人物,在中国的手机是商场,比小米销量高的国产智能手机品牌依然存在,但是能将企业市值企业品牌通过个人就能轻易提升的雷军绝对首屈一指;其二,聚集米粉,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市场,在中国,小米的追随者可谓高得惊人,正如苹果手机的培养“果粉”一样,小米手机也走上了这样的道路,相对少得多的营销推广投入,或得了更多的拥护者;其三,话题营销,占领舆论高地。与苹果的渊源,让很多人鄙夷小米的存在,但与之相对应的是,也由此产生了更多的话题,获得了更多的关注,这对于企业来说,本身就是一种广告宣传,能与苹果相提并论本身就是一种放大的营销。
(三)价格、产品为杠杠,打进更大市场
对企业管理创新的探讨——以小米公司为例(四)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