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概念中,高科技代表高价格。然而这样的想法,却被越来越多的高科技产品所颠覆,作为高科技产品能代表的通讯设备,在近年来的经济市场中,价格呈现出更加亲民的姿态。小米公司在产品与价格杠杆的调解中,不断的进行着调整,将小米的产品线不断进行着调整。价格高的高线产品以note系列为主,其价格较国外品牌令人敬而远之的价格更为科学合理,且产品性能质量绝对不相上下,在炫酷的性能和外观助推下,形成了众多的米粉,当小米产品推出市场后,一群狂热的米粉就会第一时间竞相追逐,即使价格相对较高,他们也不会忍痛割爱,他们在乎的是小米产品带给他们的感受及时尚,这是小米能够占领市场的基础。但是,不可回避的是,对于很多大众消费者来说,更为平易近人的价格才是他们能够掏腰包的动力。
小米的创造性打造了一大批忠诚的小米消费者,对于企业来说这就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也意味着能够为企业带来巨大的利润。从小米公司的销售报表中,不难发现,小米的高利润依然存在。在高利润的伴随下,小米更需要遵循市场的规律,在市场经济中,没有一个品牌会一直保持高利润,随着各类相似产品的涌现,产品的可替代性也在不断增强。面临这样的情况,小米公司也在不断拓展自己的市场战略,不断地迎合大众市场,红米系列产品,以绝对亲民的价格推出便是占领广泛市场的手段之一,不同的消费者找到不同层次不同价格的高质量产品,通过价格与产品的创新性调整达成市场的妥协。
(四)饥饿营销,渠道革命,兼顾消费感受
小米公司在管理过程中,以最集约的管理模式,达成企业的目标。在每一年,小米公司都会推出令人期待的创新特色产品,且小米公司 也在不断创新自己的销售渠道,将自己的产品以最佳的渠道,展示给消费者,让消费者感受特色的小米魅力。“饥饿营销”作为一种全新的营销模式,在小米的营销体系中得到了最好的体现。在小米产品的推出季,“抢小米”成为一种风尚,在各个角落,PC端,手机APP客户端,米粉们的疯狂随处可见。但在巨大技术开发投入背后,小米公司也进行了多方面的外包服务,将生产环节进行外包,以最小的费用实现生产。
所谓“饥饿营销”,即运用企业将自身的商品或者服务,通过商业推广,有意控制产品的生产产量,有意降低小娘,作为生产企业,控制市场的供求关系,制造一种供不应求的氛围,让消费者始终保持一种关注与追踪的状态,这对于企业提高企业的品牌想,保持商品手机以及确保企业的利润率具有很好的作用。2015年1月份小米晒出2014年销售数据:手机销售6112万台,销量增长了227%,销售额743亿元,同比增长135%,小米的估价值达到了450亿美元。雷军由此感慨到:我们从行业的追赶着,变成了全行业追赶的对象。2015年4月8日,小米公司在成立五周年的纪念日推出“米粉节”活动,雷军采取提前两周预热宣传,人为造势创造营销节点,“米粉节”当天,共销售手机212万台,销售总额达20.8亿元人民币,订单总数突破305万。
小米的成功,在产品创新,技术革命的同时,销售渠道同样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小米公司的销售模式区别于其它电子产品的销售,小米产品的网络营销可以作为同行业的鼻祖,饥饿营销的疯狂也是前所未有的。小米产品的销售终端可以成为零售行业的典范。在小米公司的客服体验场所,消费者可以更加真实的体验到产品的独有特色,感受到奇幻的效果,小米客服的周到便捷,成为客户粘性的最好手段,这点也让小米产品深入人心,增强了消费者的忠诚度。
(五)打造优秀团队,以人为本,提高软实力
小米没有森严的等级,每一位员工都是平等的,每一位同事都是自己的伙伴。小米崇尚创新、快速的互联网文化。我们讨厌冗长的会议和流程,在轻松的伙伴式工作氛围中发挥自己的创意。这是小米公司的企业文化。小米公司的每一代产品都具有代表性的创新,这是小米的绝对特色。在管理后台,小米公司也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以创新型人才为公司管理的核心。小米公司推出多项人才计划,重视人才的作用,鼓励人才的创新意识,以高薪酬、高回报稳固创新人才。小米产品的持续领先,与创新型人才的管理策略是息息相关的。
五、以小米公司为启示分析企业管理创新的对策
(一)增强管理创新意识,树立管理创新的理念
小米公司对创新理念的理解更加深入,将创新深入到企业管理的各个层面,创新是发展的动力源泉,小米公司充分认清了创新的重要性,因此企业能够成为创新的代表。
这是一个科技高度发展的信息化时代,传统的管理理念已经不再适合经济的发展,企业要在观念上发生改变,将管理创新作为管理的要义。这是一个信息的社会,企业要充分注重信息的作用,接受全新的信息传达,通过对信息的接受与理解,找到企业自身的定位,找到适合发展的途径,信息的全面搜集与整理是企业创新的开始。这是一个知识的社会,现代企业的竞争,更多的是以知识为基础的高科技的竞争,捉住了知识的要点,也就掌握了创新的突破点,知识是可以分享的,对知识的运用却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普通看见小米掉在了地上,可能知识觉得小米熟了,可牛顿却发现了伟大的定律,这是对知识认识的巨大差异,知识对于经济同样有着创造性的作用,而如何将其开发,需要创新的思维,如何将其利用产生效益,那是创新的管理。
(二)以人为本,创新机制,提升管理创新主体
对企业管理创新的探讨——以小米公司为例(五)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