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2014年6月,在无锡经营食品的刘某向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无锡分行以抵押自己股票、债券、车辆的方式向银行贷款500万元为期2年的长期贷款,该房屋在贷款签订合同时的市场价值超过500万元,2015年8月持续到2016年1月,刘某的股票、债券均持续处于贬值状态,而车辆随着时间的增加也出现轻度贬值,经鉴定并非刘某造成贬值,而是市场变化导致的,尤其是刘某的股票出现大幅下滑,下跌至不到100万元价值,给银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损失近200万元。
(四)抵押贷款伴随诸多风险
1.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中存在的风险
首先,企业经营状况不实。商业银行在发放贷款前必然会对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分析,但这个分析则主要由第三方机构来达成的,而第三方机构的判断方法主要是通过查阅企业财务报表实现的,商业银行也会将企业财务报表中的数据输入财务评价系统中,以判断企业经营状况是否符合银行发放贷款的要求。在此过程中,最关键因素就在于企业提供的财务报告是否真实,不少企业为能从银行处获得贷款而提供与企业经营状况不实的数据,通过多列收入、少列支出等形式提高企业利润,而则将妨碍商业银行作出正确判断。
其次,未深入了解企业真实经营状况。有的企业向第三方评估机构和银行提供的财务报表及相关数据真实,符合银行评价要求,但商业银行在未深入了解企业实际经营状况之下,只看表面的数据就会误以为企业的利润很高,而实际上该企业却存在大量的应收账款还未收回,甚至有很多变成呆账、坏账,造成企业现金流量紧张,这才向银行贷款,商业银行在未做深入了解之下,造成误会,任意将贷款发放给企业,当贷款到期后企业难以偿还贷款时才发现问题,为时已晚,此时商业银行已因此而留下风险隐患。
例如,从事皮革生意的泉州人李某,在温州从事皮革生意,于2015年6月以工厂作为抵押物向中国工商银行(温州万盛支行)借款500万元,李某在向银行借款中提交了公司财务报表,处理李某借款的温州万盛支行沈经理在审核李某提交的公司财务报表中发现其营业额收入较高,公司利润可观,为此放心发放贷款额。但时隔三个月后,由于皮革市场一直不景气,沈经理担心李某有做假账的可能,因此拖中介机构对李某公司进行调查和审核,审核后发现该银行的应收账款存在作假行为,许多未收回的大量应收账款在报表中都标示已经收回,但实际很多账单已经成为呆账、坏账,无法收回,这也导致李某的皮革生意一直都入不敷出,公司内资金早就挖空,已向多家银行贷款,且其抵押的工厂也在多家银行有抵押过。基于此,沈经理向李某提出提前偿还贷款额的要求,李某在无力偿还之下被告上法庭,但最终李某变卖了所有的财产,仍然还有一小部分无法偿还沈经理所在的支行,给该支行造成损失,增加了该支行的不良贷款风险。
2.抵押资产价值评估中存在的风险
首先,抵押资产不实。一些企业为使评估价值能满足银行发放贷款要求,就会虚报资产数量、虚报资产价值、虚报资产使用年限。而这些方法将会导致企业抵押资产不实。比如将价值只有已办完的申报成两百万或三百万,并提供相同合同或发票,以假乱真,妨碍评估机构及商业银行的判断。
其次,对抵押资产产权是否完全转移调查不严。对一些大型设备,企业一般付出部分款项后就能获得该项资产,在抵押评估中,企业申报该类资产时就以自己拥有该项资产的全部所有权进行申报贷款。比如建筑机械行业中,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一台大型旋挖钻机,价值肆佰万元,而企业只要付款20%就需要获得该设备及相应的票据,但实际上企业并非是旋挖钻机的所有权者,在抵押时故意充当所有权人,在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后,就会伴随着较大的风险。
最后,尽管商业银行对贷款企业的把控有所放宽,但对贷款企业资产进行审核与评估还是必要的,该工作主要交与资产评估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完成,一般由银行推荐其认可的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再由贷款企业进行挑选,由选中的相关事务所负责对该企业进行审计与资产评估,商业银行再根据审计与评估结果决定是否发放贷款[ ]。我国资产评估事务所中介机构的职业操守、业务水平参差不齐,而企业和商业银行又未建立一套完整资信评估系统,导致商业银行对贷款企业的审核与评估只能交与质量参差不齐的第三方,这就进一步导致我国商业银行开展抵押贷款的现状并不乐观,存在许多可能性风险。
3.贷款发放后对企业监管中存在的风险
首先,企业私自专卖资产。已办理抵押的资产转售时需要经过抵押权人的同意,当前房产、车辆过户管理较为严格,未经抵押权人同意无法办理过户手续。但对设备等资产过户监管则相对宽松,一些企业处于设备更新的需要而进行置换,就会故意转移资产,从而给商业银行带去贷款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