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运物对地面障碍物的安全距离(如图D.7 所示):
图D.7 载运物对地面障碍物的安全距离示意图
式中:
y ——载运物对地面障碍物的安全距离,m;
Y ——承载索的低支点高于障碍物处地面的高度,m;
X ——地面障碍物距离承载索的低支持点的水平距离,m;
N ——地面障碍物的高度;
h ——承载索两支持点间的高差,m;
fx ——当载运物经过地面障碍物垂直上空时,该处承载索的垂度,m;
D ——载运物的底边与支挂点的垂直距离,m。
承载索的状态方程式
对于双支点架空索道:
式中:
T1 ——在某气温条件下某荷重状态时,承载索的平均张力,kg;
T2 ——气温及荷重状态改变后,承载索的平均张力,kg;
E ——承载索的弹性系数,kg/cm2。7 股与19 股的钢绞线一般取E=1 800 000;
F ——承载索的截面积,cm2。
A1、A2 ——对应于不同的荷重状态下的荷重因数,其计算式如下表所示,kg2·m。
对于多支点架空索道:
D.1.5.3 荷重因数A 的计算表如表D.1 所示:
表D.1 荷重因数A 计算表
负荷形式 A的数值
注:G—档距L 中承载索的总重量,kg;
n——集中荷重的个数;
载荷动滑车引起的承载索弯曲应力:
式中:
σ弯——每个荷载行动滑车引起的承载索弯曲应力,kg/cm2;
牵引索的最大总拉力:
式中:
P 牵引索的最大总拉力,kg;
ε牵引端转向定滑车的阻力系数,可参见表D.2 所示:
P1—集中荷重Q 沿牵引索方向上的分力;
f ——承载索空载时档距中点的弛度,m; 索道运输技术探讨(七)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