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中国的电子商务公司如何引进JIT模式,并使之适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达到效益最大化呢?我们还是以贝塔斯曼在线做为例子。贝塔斯曼在线是一家在网络上经营图书,音像制品的电子商务公司。图书,音像产品具有同质性。也就是图书和音像产品本身是同样的产品,某一本书并不会因为是贝塔斯曼销售的就和其它书店销售的有区别。这只是消费者购买的渠道不同。同时鉴于顾客对于图书,音像产品丰富度的需求,贝塔斯曼在线必须提供足够多的产品品种,以体现和传统书店或其它网上书店的差异化,特质化,并满足顾客对于丰富度的需求。与此同时,还需要降低采购成本,仓储成本,以降低运营成本,实现利润最大化。在这样的情况下,贝塔斯曼采用了JIT(即时生产)模式,并与本公司销售的产品实际情况相结合,建立了具有贝塔斯曼特色的JIT模式。这种模式的基本概念为仓库中不备存货,收到顾客的定单后再通知供应商将顾客所订购的产品运送至仓库,然后经仓库发货系统配货包装后发送到顾客手中。这样,贝塔斯曼在线目前经营超过20万品种的商品,但只需要很小的仓库。其仓库更确切的说是一个配货和发送中心,所有的产品均为过境产品,而非“仓储“的概念。
乍一听,好象这种模式非常容易操作,实际上这种管理模式需要有非常高的管理技术,还需要帮助供应商达到一定的管理高度,特别是库存管理。下面将仍然以贝塔斯曼为例,详细叙述JIT模式中几个关键点及应对措施。
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确保顾客所定购的产品在供应商处有库存。因为图书,音像产品一般生产的起始量较大,决不可能为了顾客订购的一本图书再去做加印。因此贝塔斯曼需要首先考虑的问题就是保证在网上销售的产品的库存和供应商处的实际库存想匹配。为了做到这一点,贝塔斯曼先对其JIT主要供应商新华书店批销中心做了产品数据化处理,并建立了单品库存控制体系。即新华书店批销中心可以通过电脑系统,随时掌握每个品种图书的实时库存数量。而且,这一切都是数据化的。仓库管理人员只需要在电脑键盘上操作,即可以掌握所有库存信息。再此基础上,贝塔斯曼将网站销售的产品与新华书店批销中心的数据进行对接,使每一种在网上销售的产品的库存都和新华书店批销中心的库存相联系。并且每天多次更新库存信息。网上销售的产品一旦销售量达到供应商库存量,就会停止销售。顾客可以看到该产品的内容介绍,但不能将该产品放入购物蓝中,而只能将其放入该顾客的暂存架中,待到有货后,系统再通知该顾客购买该商品。举个简单的例子,贝塔斯曼在网上销售《哈利波特》这本书,该书在新华书店的库存管理系统中显示有500本在库。由于系统数据对接,贝塔斯曼的数据中心就接受到库存500本这一数据,也就是可供销售的量为500本。在贝塔斯曼网上开始销售后,当第500本被顾客订购后,系统就自动将该产品的“放入购物蓝”按纽取消。顾客再到网上来订购是,只能看到内容介绍,却不能订购。这就保证了贝塔斯曼销售的产品是有库存的,避免了无谓的虚假销售,也最下化了消费者由于所购产品无货取消而产生的不满。
其次,是要考虑如何最大限度的为消费者采购到所需的产品。前面所叙述的是一种比较简单的情况,也就是只有一个供应商的情况。在实际操作中,贝塔斯曼为最大程度的满足顾客的需求,采购到顾客要求的产品,并且加强产品丰富度,同时拥有10个左右供应商。对于同一个产品,当供应商A无货时,供应商B可能还有货。贝塔斯曼根据各供应商的产品特性,供货成本和采购时间的长短,设立不同的优先级。还是以《哈利波特》这本书为例,供应商A,B和C都有库存可供。根据在供应商管理系统中所设的供应商优先级,供应商A为第一供货商,B其次,C再次。此时,系统首先采用供应商A的库存进行销售,当供应商A的库存销售完毕后,系统将自动取供应商B的库存进行销售,卖完后,再取供应商C的库存进行销售。在此期间,无论是正在销售B的库存还是C的库存,一旦供应商A又有了库存,系统将停止销售供应商B或C的库存,转而销售优先级最高的供应商A的库存。在实际的操作中,由于各个供应商的供货优势不尽相同,有些在社科类的书上有供货优势,有些在文艺类的书上有优势,等等。贝塔斯曼就会在供应商管理系统中设定不同种类的书的各个供应商的优先级,以此来最大限度的发挥各供应商的供货优势,也最大限度的满足顾客的需求。
最后,要考虑供应商供货时间问题。以贝塔斯曼和新华书店批销中心的合作为例,每天午夜12点,贝塔斯曼的库存管理系统自动将当天顾客订购的新华书店的图书品种和数量等数据传给新华书店批销中心。新华书店批销中心的工作人员根据此定单进行配货,并在2个小时内将所有货物配好,包装完。凌晨2点时,由贝塔斯曼的运输合作伙伴派出的运输车将准时出现在位于杭州的新华书店批销中心指定出库口。经沪杭告诉公路,一般在凌晨4点,货物就抵达了位于上海的贝塔斯曼仓库。经仓库人员入库后,进行配货。一般到凌晨7点时,前一天的定单全部出库,发往全国各地,再发送到顾客手中。通过这一个流程,可以很好的利用夜间时间,环环相扣,在最短的时间内从供应商处得到货物,并及时发送到顾客手中。
通过如上叙述,我们可以清楚的认识到利用这一模式,可以极大的发挥网上购物品种丰富度上的优势,而且极大的节省了仓储成本,降低了货损风险,库存风险。同时由于供应商供货时有最终顾客的定单做保障,可以大大降低供应商的面临的退货风险,从而降低供应商的成本。最终,由于供应商和销售商成本的同时降低,可以在保证双方利润的基础上,更好的让利于消费者。这也将最终帮助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在这一模式中,关键是要将供应商和电子商务网站的数据库接口,做到库存同步更新。供应商处无货的产品,贝塔斯曼在线网站上就不能下单。而且要注意供应商供货的时间性,否则会导致顾客等待货物时间过长。
对策2。所有货物采用条形码识别系统,解决配货问题
要解决配货过程中的错配,漏配,多配等问题,关键的解决之道是系统化,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目前AMAZON采用的配货方式就是全自动化系统操作。在整个配货过程中,系统自动根据定单,完成配货,不需要任何人员,这就避免了认为因素导致的错误。这套系统固然很好,可是需要前期投入的资金过于庞大,对于刚刚起步的中国电子商务公司可能是一个非常沉重的负担。因此建议中国电子商务公司采用目前贝塔斯曼采用的人工配货,系统检验方式,一方面大大降低了配货出错率,另一方面对设备的投入也相当小,减轻了企业负担。该方式的基础是所有的产品均有条形码,不同的产品,不同的条形码,不同批次的产品,不同的条形码。(对于不同批次不同条形码的控制,各企业可根据产品特性加以区别对待。比如对于贝塔斯曼来说,因为所销售的产品是书,相对的对于保质期的要求不是很高,但对于食品企业等对保质期高要求的企业来说,不同批次采用不同的条形码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在所有产品采用条形码的基础上,仓库配货人员仍然采用人工配货法,配货完成后,由检验组将该定单所配全部货物进行条形码检查。也就是先扫定单号,再将配货一一进行条形码扫描。如果货物的条形码与定单列名的货物一致,系统显示“OK”,配货人员就可以将该定单封箱打包。若所配货物和定单显示货物有出入,出错的产品条形码被扫入后,系统就会报警以提醒配货人员有误。对于有配货错误的定单,系统将不予放行,直至纠正。由于整个配货检验和报警功能是系统自动完成的,检验人员只需将各个产品的条形码扫入系统,这很类似于超市收银员的工作,因此错误率极低,也不需要检验员象以前一样一件一件的核对产品。采用这一方式可以将检验,出库等工作系统化,自动化,减少人为因素干扰,提高配货正确率,同时由于只是对于仓库系统的小改动,牵涉到的软硬件投入极少,使得企业可以在很小投入之后,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对策3。开展送货上门,货到付款服务,解决发送问题
要解决发送问题,更大的方便顾客,中国电子商务公司可以和解决网上支付安全性的措施结合起来,推广送货上门,货到付款服务。在推行送货上门,货到付款服务中,各电子商务公司可以建立自己的配送体系,由公司在各地的送货团队进行送货服务,也可以和各个城市当地快件公司等配送公司合作,开展送货上门,货到付款服务。由电子商务企业统一将顾客所定货物配货并以空运等方式发送至当地城市,再由当地城市配送队伍或合作的快件公司发送至顾客手上,同时做货到收款的工作。由于采用了空运+快递模式,配送时间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同时由于是本公司的配送队伍或合作伙伴,可以支持货到付款模式且回款时间可控制在1-2周内。而顾客只需在网上下好定单,就可以在家中坐等送货,而不用三番两次的跑邮局。极大的方便了消费者。在选择建立自己的发送队伍和选择合作伙伴的方式上,各公司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决定。一般而言,建立自己的发送队伍在管理上具有优势,但时间较长,且前期投入较高。而选择和当地公司合作的方式,可以叫快速的在各地推广发送服务,且前期投入相对很少,只是要加强和合作方的紧密沟通联系,加强管理,使服务质量达到公司规定的统一水平。另外,在所销售的产品没有冲突的情况下,也可以与其它已经建立完善配送体系的电子商务公司合作。一起联手,积极发展中国的电子商务。
对于中国电子商务发展保有信心的同时,我们必须清楚的认识到这种电子商务在全球商业领域中还是一种新兴的,正在发展的模式。中国的电子商务发展更有其独特性。对于中国电子商务发展中碰到的问题,我们可以适当的借鉴国外电子商务发展中采用的解决策略,但也不能一味的采用拿来主义。对于我国电子商务发展中碰到的问题,采用的所有策略都必须加以改良以适用于中国电子商务的现状及中国整个网络发展的现状和特点。同时,还需要所有的中国电子商务的从业人员,研究人员的共同努力,建立起具有创新性的策略并加以积极的实践。进一步发展我国的电子商务,做到更经济,更快的发展,并且努力在建立电子商务的规则和准则上有所突破,以掌握未来发展的主动劝,获得更长期的发展。
以上是本人在实践工作中,对于中国电子商务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对策的一些认识,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对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 《亚马逊网络书店传奇》,丽贝卡。桑德斯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
2. 《Online Promotion》, Bill Carmody 著,Wiley Computer Publishing 出版,2001年
3. 《Affiliate Selling – Building Revenue on the Web》, Greg Helmstetter 和Pamela Metivier 著,Wiley Computer Publishing 出版,2000年
4. 《Winning Marketing Strategies》, Barry Feig 著,Prentice Hall 出版,1999年
5. 《Successful Direct Marketing Methods》, Bob Stone 和 Ron Jacobs著,McGraw-Hill 公司出版,2001年
6. 《现代广告学》,苗杰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10月第2版
7. 《企业物流管理》,罗纳德 H 巴罗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2月第1版
8. 因本人为贝塔斯曼中国区市场部经理,故在本文中所采用的数据为贝塔斯曼在电子商务领域所做的调查和分析结果。
我国电子商务发展中的问题及其对策(五)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