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中小型企业一般不具备自主开发能力,通常以成熟技术为主;大部分技术成果属于再次开发,自主开发的核心技术少。客观上是因为利用国外成熟技术的新产品容易得到市场认可,而自主创新技术受市场开发能力的限制,进入市场的难度要大得多。
(三)人才缺乏,管理落后
我国的中小企业大多数可能都只关注盈利而忽视了企业的管理。中国的企业大多以家庭企业为主,由于管理落后,保障、激励机制的滞后,导致难以招到优秀人才。
在人才招聘方面,中小企业缺乏好的人力资源规划,在用人机制上,缺乏绩效管理,因为很多企业都是集权制式管理,缺乏民主、决策不科学,在用人上任人唯亲、感情用事,所以很难吸收到高素质员工。另外中小企业的工资待遇水平较低,而我国传统观念大多人愿意选择大型国企或者公务员一类相对稳定的工作,工资待遇相比较高,也使得选择中小企业就业的原因。
(四)政府扶持力度不够
我国中小企业长期处于国家不支持、不限制、自由发展之中,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远远不够。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政策、金融政策偏向于大企业,有关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不健全,中小企业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对中小企业在税收优惠、技术补贴等方面的相关规定非常不完善,使得中小企业的得不到更好的发展。
四、 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策略
(一)建立多层次的融资系统
从企业自身的角度,提高企业的信用,完善财务制度,确保财务报表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接受工商、税务、金融等部门的监管,提高企业的透明度对提升中小企业融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从外部机构的角度,由专业信用担保机构为企业向银行提供贷款担保的信用担保融资,建立多种资金来源、多种组织形式参与、多层次结构的担保体系。积极拓展从商业银行贷款以外的融资渠道,如建立直接融资市场等。
(二)不断创新,提高技术水平
中小企业由于基础薄弱,应加快创新,提高工作效率。
中小企业要不断进行管理创新,从人力资源、市场营销、组织架构、风险管控等层面进行努力创新,打造良好的企业文化,营造积极的工作氛围和环境,调动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完善管理体系,培养高素质人才
中小企业应该积极从自身方面找原因,认识到企业本身的优势、劣势,综合优势资源,完善管理体系,加快结构调整,提升创新能力。
如中小企业可以跟学校、科研机构加强交流合作,采用校企合作的方式,利用学校的科研人才,开展技术合作,加快自身由劳动密集型企业向技术密集型企业转变,培养属于我国的高素质人。
(四)加大政策扶持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发展仍不是很全面,我国相关机构应该积极为中小企业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加大在金融、税收、补贴、培训交流等方面的扶持力度。
税收上,各级财政相关部门可以给中小企业适当的税收优惠,或者是针对一些税收项目进行减免,取消不合理收费,实行税收阶梯制度,鼓励企业提高效益,对新开设的中小企业免征企业所得税等等。
金融上,为中小企业积极牵线搭桥,给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通道,比如,金融机构可以建立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设立中小企业信贷部门,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保证制度,培育直接融资市场,设立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信用担保的基金式机构或者专项风险基金等等。
五、未来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趋势
总之,我国中小企业“量多面广”,它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增加了就业岗位和地方税收,促进了社会稳定,还增添了我国经济活力,而且为我国进出口贸易做出了突出贡献,是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但是我国中小企业在发展的道路中还面临着更多的未知的困难,所以应该对我国中小企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做好更多可能性应对措施。
比如以下措施:
1.需要政府给力,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由于中小企业处于劣势,生存和发展能力相对较差。所以中小企业的未来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公平的市场竞争,政府应该千方百计地维护和保护中小企业的权利,最大限度提供优惠政策和便捷服务。
关于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三)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