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企业筹资概述2
(一)筹资的重要性2
(二)筹资的基本要求3
(三)筹资渠道3
(四)筹资的基本原则4
第二章 筹资方式5
(一)不同筹资方式的优缺点5
(二)评价筹资方式优劣的依据8
第三章 富邦金控筹资案例的分析8
(一)富邦金控简介9
(二)富邦金控的现状9
(三)可行的融资决策对比10
(四)结论及后续发展11
第四章 金融危机影响下的企业筹资11
(一)金融危机的影响11
(二)企业在金融危机下的应对11
内容摘要
企业筹资方式选择探讨
摘要:一场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仿佛在一夜之间席卷全球。在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下,银行纷纷自保“惜贷”,使急需资金的企业面临巨大的融资压力。企业要进行生产、经营及投资活动,就需要筹集一定数量的资金。筹资是源头,也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必要条件。不能筹集到一定数量的资金,也就无法取得预期的经济效益。搜集各类筹资方式的特征优缺,通过富邦金控融资策略的分析,对操作中筹资方式的选择有了更深的了解,认识到筹资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行为,其对企业经营理财业绩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因此,科学选择最佳筹资方式和筹资渠道,是企业筹资活动时急需注意解决的难题。特别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企业只有借助有效筹资的帮助,才可能持续经营,渡过难关。
关键词:企业;筹资方式;选择。
企业资金的筹措及其运用和管理
建造一座安全的建筑物,使它能在任何外力下不倒,这是所有建筑师的希望。同样,能够使企业持续稳定的发展,就是他们每天运筹帷幄为之奋斗的目标。不管是何种企业,都需要面对企业发展必须经历的四个阶段:筹资、投资、培育和退出。筹资排在首位,是因为它是基础,是企业能够顺利运作的前提,就像建筑物的地基,必须保证合理的结构设计以及坚实的施工质量,才能有以后的顺利行进。
在以往的案例中,我们发现,筹资对企业起着颠覆性的作用。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管理结构、发展方向以及所处环境来判断选择何种筹资方式,而非人云亦云。如今,金融危机的爆发,不仅使美国经济陷入困境,同时影响到了全球的经济增长。此时,企业在经济危机的背景下,选择合理的筹资方式显得尤为重要。长期以来,金融市场一直是企业筹措资金依靠的媒介,它为企业融资提供了快捷、有效的便利条件,为企业多渠道、多方式融资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和环境。因此,如何让企业在这种高风险的环境中获得足以生存所必须的资金,是本文写作的初衷。
企业筹资的重要是毋庸置疑的,但选择哪种方式筹资,通过哪些渠道筹资等等问题,是值得探究的方面。本文主要从筹资方式的选择入手进行分析,通过对筹资基本方式的认识,借鉴成功的筹资案例,拟寻求一种选择有效筹资的合理思路。
第一章 企业筹资概述
(一)筹资的重要性
以建筑物而言,确保其稳定安全的前提主要是两大方面,其一是结构设计,其二是施工质量。企业的运营成功也存在这样的两个方面。资金筹集形成的资金结构,构成企业最初的结构框架,运营中各种逐渐补充的筹资措施,都是对这一框架的不断完善,而这样的过程,就是企业的结构设计。不难看出,筹资就是这一过程的根本内容、决定要素。
巨人集团在1993、1994年开始迈向多元化经营之路,将计算机、生物工程和房地产作为公司的支柱产业。在生物工程刚刚打开局面尚未得到巩固的时候,巨人集团于1994年2月破土动工巨人科技大厦,总投资12亿元。到1996年底随着保健品销售量的急剧下滑,公司财务状况恶化,巨人大厦一期未能按期完工,建大楼时卖给国内的4000万元楼花按合同规定需要退还,并给予经济补偿,这成为巨人集团财务危机的导火索。巨人集团终因财务状况不良陷入了破产的危机之中。巨人集团轰然倒地。可清算组检查巨人公司账目时惊奇地发现,投入巨资开发的华南第一高楼——巨人大厦居然没有借银行一分钱,这种作法在当时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中是绝无仅有的。很多人分析巨人集团失败的原因时将其定为筹资方式选择不当不无道理。
和记黄埔从1997年7月16日开始从香港出发,到欧洲、美洲、亚洲八大城市进行巡回推介债券。整个巡回推介过程中报告会场场爆满,座无虚席。至推介结束,所收订单高达70亿美元。视此形势,和记黄埔也将最初发债10亿美元扩大为20亿美元。由于和记黄埔选择筹资方式和时机的恰当,投资者反应热烈,为亚洲发行体树立了新的标杆。“和记黄埔行动”大获成功。
可见,适当筹资方式的准确选择,对于一个企业的生存及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有时筹资的成功可以帮助濒临破产的企业起死回生,同样筹资的失败也可以使风光正好的大集团突然崩溃倒闭。
(二)筹资的基本要求
任何企业,为了保证生产经营的正常进行,必须持有一定数量的资金。资金筹集既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前提,又是企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保证。筹资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处于及其重要的地位。
企业筹资是指企业根据其生产经营、对外投资及调整资金结构的需要,通过一定的渠道,采取适当的方式,获取所需资金的行为。
由于筹资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企业筹资讲求资金筹集的综合效益。因此在融资过程中,企业应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基本要求。
1.资金需要量的合理确定
企业应在全面考量生产方式、经营状况和生产规模大小的前提下,采取科学的方法,通过预测和规划,确定一个较合理的需要量,而不是盲目地筹集大量资金。
2.所需资金能及时筹集
只有充分考虑到筹资供应的及时性,才能充分发挥资金的时效性。所以财务部门在筹集资金时,要做到及时保证生产经营的需要。
3.筹资结构的最佳选择
实际筹资时不可能依靠单一的筹资形式,要从多种筹资组合中找出最佳的筹资方案,财务部门一般需要考虑到:筹资方式是否方便可靠,筹资还本付息的风险大小,筹资费用和成本的高低以及筹资实用的期限长短。
(三)筹资渠道
企业取得资金的来源或途径,就是企业的筹资渠道。主要的筹资渠道有以下几种。
1.国家财政资金。
国家财政资金是国有企业最主要的资金来源,特别是国有独资企业,其资本全部由国家投资形成。
2.银行信贷资金。
我国银行分商业性银行和政策性银行两种。商业性银行是以高利为目的、从事信贷资金投放的金融机构。政策性银行是直属于国务院领导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实行独立核算,自主、保本经营。
3.非银行金融机构资金。
资金供应灵活方便,可同时从事信贷投放和提供物资融通、证券承销等服务,是这种筹资渠道的特点。
4.其他企业单位资金。
企业间购销业务中的商业信用行为,会形成企业的债权债务关系,形成债务人对债权人的信用资金占用。随着企业间横向经济联合的广泛发展,使其他企业单位资金也成为企业资金的重要来源。
5.职工资金和民间资金。
企业职工和城乡居民的介于货币,作为区别于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之外的个人资金,可以聚集为企业所用。
6.企业自留资金。
企业往年计提的折旧、资本公积、提取的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等,还包括一些经常性的延期支付的款项等,形成了企业内部的资金。
(四)筹资的基本原则
为了有效地筹集到企业需要的资金,企业需要遵循以下一些基本原则。
1.合理性原则
财务人员需要对科研、生产、经营状况进行认真的分析,对资金的需求数量作科学的预测,确定合理的筹资规模。遵循合理性原则,在防止因筹资不足影响生产经营正常进行的同时,还能防止筹资过多造成的不必要浪费。
2.及时性原则
根据资金时间价值的原理,企业筹资应根据资金投放使用时间来合理安排,让筹资和用资的时间得以衔接。这样不仅能避免过早筹资使资金过早到位形成的投放前的闲置成本,还可以避免资金到位滞后丧失资金投放的最佳时机。
3.效益性原则
不同来源的资金,对企业的收益和成本有不同影响,因此,企业应认真研究资金渠道和资金市场,合理选择资金来源。从资金需要的实际出发,通过有利的渠道,采用合适的方式操作,降低成本,谋求最大经济效益。
4.经济性原则
企业筹集资金必然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不同筹资方式的资金成本有高有低。选择经济、可行的筹资方式,是企业在确定筹资的数量、时间、资金来源的基础上,通过对各种筹资方式的认真研究,进行必要的分析、对比而确定。同时,与筹资方式相联系的问题是资金结构问题,企业应确定合理的资金结构,以便减抵成本,减少风险。
第二章 筹资方式
(一)不同筹资方式的优缺点
建造坚固的结构,必须选择适当的材料,结构设计的合理需要考虑周全,包括结构比例材料承重,这些同样也是筹资选择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清楚了解筹资方式的优缺,能帮助资金结构的合理建立。
1.吸收直接投资
吸收直接投资,是指企业以协议等形式吸收企业外部单位和个人等直接投入资金,形成企业资本金的一种筹资方式。
吸收直接投资,有吸收现金投资,吸收实物投资,吸收工业产权投资和吸收土地使用权投资等方式。
吸收投资所筹集的资金属于自由资金,能增强企业的信誉和借款能力,对扩大企业经营规模、壮大企业实力具有重大作用。吸收投资可以直接获取投资者的先进设备和先进技术,有利于尽快形成生产能力、开拓市场。吸收投资还可以根据企业的经营状况向投资者支付报酬,比较灵活,财务风险较小。
但是,一般而言,采用吸收直接投资方式筹集资金所需负担的资金成本较高,特别是企业经营状况较好和盈利较高时,更是如此。同时,投资者一般都要求获得与投资数量相适应的经营管理权,甚至对企业实行控制。吸收直接投资也不便于产权交易,流通性较差。
2.发行普通股
发行股票是企业筹集长期资金的一种基本方式。
作为一种融资方式,股票具有不可逆性,股票购买者购买股票以后,不能退股,没有期限。股票还具有可转让、可变现性,由于股票属于有价证券,因此它可以在证券流通市场作为买卖的对象,股票持有者可随时在证券流通市场将其股票变现。另外,股票的决策性,让持有普通股票的股东有权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
普通股筹资作为企业主要的筹资方式,具有相较其他筹资方式的突出优点。
(1)普通股筹资没有固定利息负担。
(2)没有固定到期日,不用偿还。
(3)筹资风险小,由于普通股没有固定到期日,不用支付固定的利息,此种筹资实际上不存在不能偿付的风险。
(4)能增加公司的信誉,普通股本与留存收益构成公司所借入一切债务的基础,有了较多的自有资金,就可为债权人提供较大的损失保障。既可以提高公司的信用价值,同时也为使用更多的债务资金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5)筹资限制较小,利用优先股或债券筹资,通常有许多限制,而利用普通股筹资则没有这种限制。
但是,任何筹资方式必然存在某些缺点。通过发行普通股筹集资金,从净利润中支付,而债务资金的利息可以在税前扣除,且发行费用也较高,所以其资本成本较高。出售新的股票,引进新的股东,容易导致公司控制权的分散。新股东分享公司未发行新股前积累的盈余,会降低普通股的每股净收益,从而可能引起股价下跌。
3.发行债券筹资
债券是一种反映债权债务关系的书面凭证,是债券投资者向债券发行企业根据规定利率定期收取利息、到期收回本金的债券凭证。
相较于股票筹资,债券筹资有以下优点:
(1)利用债券筹资的成本比股票筹资的成本低。主要是因为债券的发行费用较低,债券利息在税前支付,有一部分利息由政府负担。
(2)保证控制权。债券持有人无权干涉企业的管理实务,如果现在股东担心控制权旁落,则可采用债券筹资。
(3)发挥财务杠杆作用。不论公司赚钱多少,债券持有人只收取固定的、有限的利息,而更多的收益可以分配给股东,增加其财富,或留归企业以扩大经营。
(4)减少税负。由于债券的利息是在企业缴纳所得税之前作为财务费用支出从收入中扣减的,因此企业能得到税收屏蔽的好处。
同时,债券筹资仍存在以下担忧。
(1)筹资风险高。债券有固定的到期日,并定期支付利息。利用债券筹资,要承担还本付息的义务。在企业经营不景气时,向债券持有者偿本付息,无异于釜底抽薪,会给企业带来更大的困难,甚至导致企业破产。
(2)限制条件多。发行债券的契约中往往有一些限制性条款。这种限制比优先股及短期债务更严,可能会影响企业的正常发展和以后的筹资能力。
(3)筹资额有限。利用债券筹资有一定的限度,当公司的负债比率超过一定限度后,债券筹资的成本会迅速上升,有时甚至会无法发行。
4.长期借款筹资
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借入的使用期限超过一年的借款,主要用于构建固定资产和满足长期流动资产的需要。
长期借款手续相对简单,所花费时间较短,具有筹资速度快的优点。同时,借款时,企业与银行直接商定贷款时间、数额和利率等,用款期间企业也可根据具体财务状况与银行再行协商,借款弹性较大。另外,长期借款利率一般低于债券利率,且筹资费用也比较少,因此借款成本较低。
不过长期借款保护性条款较多,在降低银行贷款风险的同时,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借款的作用。
5.租赁筹资
现代租赁的对象主要是固定资产。在租赁期间内,财产的所有权仍归出租人,而承租人得到的只是使用权,既是说租赁是在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的情况下,对使用权的租赁。
租赁主要分为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两种。前者是一种短期租赁,主要解决企业对资产的短期需要,并非企业筹集资金的方式。后者则是以融通资金为目的的租赁。融资租赁是融资和融物相结合,带有商品销售性质的租赁活动,是企业筹集资金的重要方式之一。
租赁筹资是一种特殊的筹资方式,它具有限制条款少,筹资速度快,设备淘汰风险小,到期还本负担低,税收负担低,可提供一种新的资金来源的优势,但同时,它也存在成本较高,不利于设备改造,可能丧失资产残值的弱点。
6.混合型筹资
(1)发行优先股筹资
优先股股票兼具权益资本和债务的特征,是一种混合型的证券。因此发行优先股是一种灵活机动的筹资方式,企业可以借此降低筹资风险。
一般来说,优先股股票没有表决权,没有到期日,可增强企业未来的偿债能力,投资风险小于普通股,对投资者有较大的吸引力。然而,优先股通常有许多限制性条款,其股利不能抵免税款,当利润下降时,优先股股利又会成为一项较重的财务负担,甚至不得不延期支付。
(2)发行可转换债券
发行可转换债券的债权成本低,可使公司在换股之前得到低廉费用筹集额外资金,公司也可获得股票溢价利益。但发行可转换债券同样存在实际筹资成本较高,业绩不佳时债券难以转换和债券低利率的期限不长等不足。
(3)发行认股权证筹资
认股权证是一种以特定的认购价格购买规定数量的普通股股票的选择权。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发行认股权证,可以顺利募集到大量资本。不过由于认股权证的价格要随公司股价的变化而波动,认股权证的持有者需要承担这种价格变动风险。
认股权证可降低筹资成本,有利于吸收投资者向企业投资,有助于调整资本结构,扩大股权。但仍存在分散股东对公司控制权的不足,并且在行使认股权证时,若普通股股价高于认股权证约定价格,则会出现实际的筹资损失。
(二)评价筹资方式优劣的依据
企业的筹资方式很多,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评价其优劣。
1.资金成本的高低
一般来说,负债资金成本低于权益资金成本。各项筹资方式资金成本从低到高的顺序是:现金折扣期内的商业信用、商业票据、无担保贷款、无担保债券、担保债券、租赁、优先股票、普通股票。
2.还本付息风险的大小
可以通过企业违约是否导致投资者采取法律行为和是否有可能导致企业破产两点来衡量筹资方式还本付息风险的大小。各种筹资方式还本付息风险从小到大的顺序是:企业留利、发行股票、租赁、商业信用、商业票据、发行债券、银行借款。
3.取得和偿还的机动性大小
即企业在需要资金时能及时筹集到,以及不需要资金时能否及时还款,提前还款是否会受惩罚等。商业票据和商业信用的筹资和还款都很及时,机动性大。银行借款、租赁、发行债券等方式提前还款的可能性较少,因此机动性较小。
4.筹资的方便程度
企业来讲,表现在企业有无自主权通过该种筹资方式取得资金。投资者而言,表现在通过何种方式,投资者是否愿意提供资金以及提供资金的条件是否苛刻,手续是否复杂。依照以上条件,筹资方式的方便程度从易到难大体是:商业信用、商业票据、企业留利、租赁、银行贷款、发行股票、发行债券。
5.筹资期限的长短
企业通过筹资方式所能筹集到资金的最长期限越长,企业能够使用资金的时间也越长,对企业越有利。各筹资方式的筹资期限由长至短一般是:企业留利、发行股票、租赁、发行债券、银行贷款、商业票据、商业信用。
6.投资者对资金实用方向的限制
限制越大,对企业越不利。筹资方式在使用上的限制从小到大的顺序是:发行股票、企业留利、发行债券、银行贷款、商业票据、财政拨款、商业信用、租赁。
第三章 富邦金控筹资案例的分析
2002年3月,已涵盖产物保险、人寿保险、银行及证券的富邦金控为扩展版图,意欲将世华银行纳入金控中,并积极买入世华银行大量股权;而富邦银行面对的竞争对手是拥有雄厚财力的国泰金控霖园集团。同时,富邦金控宣布实施上市以来的第二次库藏股。此外,旗下子公司富邦银行将出售不良债权,由富邦金控承担此举之损益。第一季度即将结束,金控成立后首次的股利宣告月份即将来到。面对如此大量的资金需求,富邦金控将采取何种融资方法应对?
(一)富邦金控简介
由富邦产物保险、富邦证券、富邦商业银行及富邦人寿保险所组成的富邦金融控股公司,在2001年12月19日转换基准日完成转换法定程序后正式成立,是采用营业让与及股份转换共同办理的方式,由原富邦产物保险将主要资产及负债让与新成立的富邦产物保险公司,并变更营业项目及公司名称,转换为“富邦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同时与富邦证券、富邦银行及富邦人寿办理股份转换,共同转换成立富邦金融控股公司;成立当天,富邦金控以“2881”的股票代号,在台湾证券交易所成为首批挂牌上市的金融控股公司之一。
富邦金控成立的主要目的为扩大营运规模、发挥资本综合效益、降低成本,并提升营运绩效及竞争力。经营业务内容包括:投资银行业、票券金融业、信用卡业、信托业、保险业、证券业、期货业、创业投资业、经主管机关核准投资的岛外金融机构及其他经主管机关认定的与金融业务相关的事业。
同时,富邦金控也是台湾第一家被国际信用评级公司标准普尔评级的金控公司,其授予富邦金融控股公司长期信用评级为BBB-,短期评级为A-3,长期评级展望为“稳定”,显示标准普尔认为富邦金控的信用品质仍将维持适中。
(二)富邦金控的现状
首先,富邦金控于2002年3月间持续在集中市场大举加码世华银行股票42000多张,并计划以每股22.7元的价格购进合库手中的73000张世华银行股票,预计需要资金共16.571亿元,而此举可使富邦持有世华银行股份增加1.94个百分点,合计持有达12.05%的世华银行股权;而其竞争对手国泰金控,目前合计持股为9.66%,因此,这次购进动作若可得手,将可使富邦金控在世华银行的争夺战中取得领先优势。
其次,富邦金控于2002年3月5日宣告至5月止进行金控上市后第二次库藏股,购买区间为25~45元,预计买回股票2万张,预计需要资金共5亿~9亿。
另外,为改善旗下子公司富邦银行体质,富邦金控也计划积极处理富邦银行的不良债权,于2001年共打消36亿元呆账的富邦金控,为了应付出售不良债权的可能损失,势必需要更多的资金准备。
同时,于2001年底成立的富邦金控,伴随着第一季度的即将结束,必须做出金控成立后首次股利发放与否的抉择:第一季度表现不错的富邦金控,是否发放股利作为讯号效果,或者将资金保留以从事其他伴随着正向利益的方案;同时若决定发放,则多少的股利才是适当的。由于是第一次股利发放,考量点不只是公司现行营运状况,同时影响了投资者对金控成立的整合绩效好坏与否的观感,以及日后股利发放的决策,如考量股利的僵固性,或日后由于股利发放减少而导致股价下跌。
(三)可行的融资决策对比
由于筹资金额巨大,企业首选筹资方式应为发行股票或公司债券筹资。
1.普通公司债券与可转换公司债券
发行债券具有资金成本低,债息可当费用减除,有节税效果,筹资期限较长,资金使用的限制也较少等优点,更适应扩张型财务战略的要求。因此,富邦金控可以考虑发行普通公司债券或可转换公司债券筹资。
普通公司债券以固定利率、固定期限为特征,是以为公司扩大生产规模提供资金来源为目的发行的债券。
可转换公司债券在其转换为股票前,其特征和运作方式与公司债券相同,实际上就是公司债券,不过与一般意义上的公司债券仍有着明显的区别。
一般意义上的公司债券须在一定期限内按照约定的条件还本付息,还本付息全部完成以后,公司债券的寿命即完全结束,而可转换公司债券一旦转换为股票以后,其具有的公司债券特征全部丧失,代之出现的是股票的特征。
因此,相较于普通公司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不仅兼备债息可抵减,有节税效果的优点,同时还债压力先高后低,在总体还债压力趋势方面,比普通公司债券更利于企业的发展。其次,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发行,有利于每股盈余的提升,有助于发展投资者对金控成立的整合绩效较好的观感。另外,虽然可转换公司债券转换为股票后,会存在股权逐渐分散的担忧,但仍然有筹资作用,且筹资风险小,能增加公司的信誉,长远来看有利可图,利大于弊。所以,发行债券时,可转换公司债券更适应企业的发展。
2.可转换公司债券和股票
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与直接发行股票,又利弊不同。
股票作为股份有限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发行的股份凭证,代表着其持有者(即股东)对股份公司的综合权利。
作为上市公司的富邦金控若增发新股,自然能在改善企业财务、扩大企业规模、提高企业价值、激励员工等多方面产生积极影响,但是,由于繁杂的手续和高额的发行成本,可能无法按期达到筹资目的,反而会因为股票市场的规定,致使企业公开更多的信息,经理人的操作自由度也受到很大限制。
因此,尽管股票筹资具有范围广,易于筹资,变现性强,流通性好等特征,但是发行可转换债券不仅兼具了这些优点,同时一定期限内能弥补股票发行成本高,对经理人限制较多的不足。
3.海内可转换公司债券和海外可转换公司债券
海内可转换公司债券在发行量大时,可能冲击岛内股价,而海外可转换公司债券可以避免这个问题。另外,企业赴海外筹资不仅能满足庞大的资金需求,还可以提升企业信用评等等级与国际知名度,降低汇兑风险,使资金筹措管道更多元化,财务调度更灵活化。[11]
(四)结论及后续发展
综合上述比对,发行海外可转换公司债券是富邦金控筹资方式的最佳选择。
事实上,富邦金控确于2002年4月3日正式发行海外可转换公司债券,总金额为4.3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50亿元。而国际信用评级公司标准普尔对此次发行的海外可转债,给予了与富邦金控相当的评级,信用评级仍然维持在BBB-,说明此次发行并不影响富邦金控原来的信用评级。
因此,此次富邦金控发行海外可转换债券,可说是一次成功的筹资活动。
第四章 金融危机影响下的企业筹资
(一)金融危机的影响
一场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仿佛在一夜之间席卷全球。在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下,企业面临的首要难题就是银行“惜贷”。也就是说银行不愿意向企业提供贷款,或者提高贷款利率。银行“惜贷”使亟需资金的企业面临巨大的融资压力,如何及时有效融资成了企业亟需解决的课题。
在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下,人们的投资需求急剧下降。一方面投资没有回报,风险太高,投资者没有投资信心,不愿意投资;另一方面,在危机意识作用下,只有自己持有货币才更有安全感,所谓“家里有粮,心里不慌”。没有了投资,企业也就失去了重要的资金来源,好比没有了“新鲜血液”,这无疑增加了企业的融资难度和融资需求。
(二)企业在金融危机下的应对
在2008年12月17日《悉尼先驱晨报》就在其网站报导,澳洲联邦银行已被迫取消规模为20亿澳元的筹资计划。报导援引未具名机构投资者的话称,澳洲联邦银行此前承认坏帐规模将扩大。
澳洲联邦银行(Commonwealth Bank of Australia, CBA.AU)是澳洲最主要的房地产信贷银行、最大的信用卡发行银行、最大基金经理、最大零售退休金管理公司和最大人寿保险公司,2000年与 Coloniae集团合并缔造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商业合并。其于2001、2002连续两年被评为澳洲最佳银行,被《商业周刊》评为澳洲第四大企业及世界千强中第178位,《远东经济评论》中亚洲200强中排名第五,同时是澳洲第五大市值上市企业,成为摩根史丹利全球股票指数成份股。
澳洲联邦银行近百年来一直关注于金融服务,其南极星标志在澳洲是最广为人知的品牌,在市场策略全球化之后,其业务已遍布澳洲、亚洲、英国、美国等15个国家和地区,资产总值已超过11660亿人民币,业务涉及保险、基金管理、银行、退休计划、证券等内容。
2009年1月澳洲联邦银行发布了它发行债券的计划。1月8日,以99.871发行25亿美元2012年到期的债券,收益率较美国国债收益率高127.2个基点;以100发行5.75亿美元2014年到期的债券,收益率较伦敦银行同业拆息高105个基点。期限三到五年。
又计划于2009年7月24日以99.823发行10亿欧元,票面利率5.875%;定价为较掉期利率高80个基点.定额10亿欧元,期限三年。
2009年2月12日,澳洲联邦银行的坏帐大幅上升,该行向投资者警告称,由于经济环境继续恶化,未来的股息支付水平无法得到保证。这证实了2008年12月投资者的担心。
金融危机下,坏账丛生不仅导致银行难以开展新的项目增加收入的来源,还为银行的筹资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并且不见好转的经济环境,致使各投资企业受创,纷纷败阵下来,即使像摩根斯坦利这样的老牌金融服务公司也向美联储委员会提出了转为银行控股公司的请求。
在这样的不利情况下,澳洲联邦银行选择以债券的方式筹得资金不无它的道理。
金融危机的打击下,雷曼申请破产保护,美国银行并购美林,摩根士丹利和高盛转型成为控股公司,随着华尔街各大放贷企业纷纷倒下,私募基金也遭到重创。此时采取向公众发行债券的方式取得公募基金,不失为解决燃眉之急的办法。
公募发行因面向众多投资者,能筹集较多的资金;并且可以提高发行者在证券市场的知名度,扩大社会影响;与私募发行比较,债券的利息率低;同时公募发行有比较好的流动性,受投资者欢迎。因此,即使发行费用较高,所需的发行时间也较长,在融资难的现状下,澳洲联邦银行选择了公募发行债券的筹资策略。
发行债券的有利之处还在于债券的利息作为财务费用在税前列支,而股票的股利需由税后利润发放,利用债券筹资的资金成本较低。债券持有人无权干涉企业的经营管理,因而不会减弱原有股东对企业的控股权。
另外,一般情况下,企业以发行普通股股票方式筹资所承受的税负重于向银行借款所承受的税负,而借款筹资所承担的税负又重于向社会发行债券所承担的税负。
由此,发行债券不仅可以满足企业顺利运作的希望,同时也能一定范围内降低企业的税负,因而被澳洲联邦银行一眼相中,作为金融危机下的重要筹资途径。
结束语
由于企业内外各种因素,包括企业生产周期性、供销季节性以及社会经济运行的周期性,尤其是资金市场供求状况变化等的影响,会导致企业现金账流出量与其流入量的经常性不平衡,时而亏损,时而溢余。亏损一旦发生,筹资便成为必然。
筹资方式多种多样,各种筹资方式各有利弊,各企业具体情况又千差万别,企业应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从中挑选出最适合企业的筹资方式,才能更好地满足企业资金需求,促进企业更好发展。参考文献
[1] 企业筹资方式选择的税收筹划.《财务与会计》.2006年第2期
[2] 企业筹资阶段.://.123660.com/nssw/detail149/detail149038.html 广东财税服务网 2011年3月
[3] 王世清.论现代企业筹资方式的类别及特点.《卓越管理》.2007年第8期
[4] 马元月,马红红.拓宽企业筹资渠道发展企业债券市场.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1年2月
[5] 马英.现阶段我国企业筹资方式调查报告.《合作经济与科学》.2007年2月
[6] 夏鹏编.外贸企业财务管理:筹资投资管理.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3月
[7] 毛春华,王宛秋主编.企业财务管理.背景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
[8] 企业筹资方式探讨.
://learning.sohu.com/20051129/n240830198.shtml
[10] 富邦金融控股公司网站,://.fubongroup.com.tw/
[11] 曾昭玲,李姿宜,黄玉伶合著.我国企业发行海外可转换公司债之决定因素及发行前后直接与间接融资变化之探讨.台湾管理学刊第5卷第2期.2005年8月
[12] 悉尼先驱晨报,澳洲联邦银行取消20亿澳元的筹资计划,2008年12月17日
[13] 道琼斯通讯社,亚洲债市新债一览:澳洲联邦银行将分两批发行30.75亿美元债券,2009年 1月 9日
[14] 华尔街日报,澳大利亚银行坏帐日益增加,2009年 02月 12日
[15] 周爱云.金融危机下企业筹资方式的选择.2009-3
://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zgzkjs200903016.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