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序论2
(一)、传统文化概述2
1、传统文化的概念2
2、传统文化的特征2
㈡、传统思想对现代管理的影响3
1、传统思想对管理思想的积极影响3
2、传统思想对企业现代管理的消极影响4
㈢完善中国特色的企业管理4
1、汲取传统营养,完善企业管理4
2、摒弃传统糟粕,完善企业管理5
3、完善企业管理需要注意的其他问题5
三、结论5
参考文献5
一、序论
中国传统思想管理思想在华人企业家创业实践、行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管理过程中作用问题、引起世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在管理实践中应摒弃消极思想对企业管理的影响、积极挖掘优秀管理思想、做到“修身安人”并能持经达权、进而实现管理目标:无为而治、这样企业才能适应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状态。
(一)、传统文化概述
1、传统文化的概念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代表,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括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家文化等等。
2、传统文化的特征
①世代相传。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一些短暂的历史时期内有所中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变,但是大体上没有中断过,总的来说变化不大。
②民族特色。中国化是中国特有的,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
③历史悠久。有五千年的历史。
④博大经深。博大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度-丰富多彩,精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测。
㈡、传统思想对现代管理的影响
1、传统思想对管理思想的积极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对企业管理者的现实影响儒释道儒家、释家、道家、法家、墨家、名家、阴阳家、纵横家的精髓在于“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十字真言,有爱心,讲规则,懂礼貌,求知识,重诚信,这是1做人的基础;温和,善良,恭敬,勤俭,礼让,这是做人的态度。同时这也是;儒家提倡待人接物的准则。另外儒业,而孝则是每一个中国人背负一生的责任,不孝之人何以谈对国家、对企业尽忠?说:古代那些要使美德彰明于天下的人,要先治理好他的国家;要治理好国家的人,要先端正他的思想,思想端正了,然后自我修养完善;自我修养完善了,然后家庭整顿有序;家庭整顿好了,然后国家安定繁荣;国家安定繁荣了,然后天下平定。这是儒家思想传统中知识分子尊敬的信条。以自我完善为基础,通过治理家庭,直到平定天下,是几千年来无数知识者的最高理想.然而实际上,成功的机会少,失望的时候多,于是又出现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正心`修身`起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与“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出自《孟子.尽心上〉原句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意思是“不得志时就洁身自好修养个人品德,得志时就能使天下都这样”,释家创始人释迦牟尼是印度人,本是来自印度的外来文化,但经过中国千百年的锤炼演化,已经完全的本土化,释家提倡清心寡欲,三道轮回`因果报应,这些理念适合历代统治阶级的胃口,故而释家在中国可以扎根生存,成为对中国人有着重要影响力的一种文化。道家对中国的影响也是经久不衰,道家的集大成者老子著有《道经》`《德经》共81章,这是全世界销量第一的一本书,也是我国图书王牌出口的数目。其中有我们熟悉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意思是走一千里路,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比喻事情的成功,是从小到大积累起来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可名,无名天地之史,有名万物之母。”这些警句千载之下听来依然萦绕心怀。给人以当头棒喝之感,道家所倡导的黄老之道无为而治的思想现在被个个企业管理层重拾,作为至理名言摆在企业的显赫位置。现代企业管理就有一条重要的思想“有所为,有所不为”意思就是管理者和员工干各自的事情,互不干涉,给彼此最大的信任。法家的商鞅,帮助秦孝公变法,使积贫积弱的秦国一举达到一流强国的地位。法家是先秦诸子中对法律最为重视的一派。他们以主张“依法治国”的“法治”而闻名,而且提出了一整套的理论和方法。这为后来建立的中央集权的秦朝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后来的汉朝继承了秦朝的集权体制以及法律体制,这就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政治与法制主体,而法家的两位杰出代表韩非和李斯又各自运用自己的社会影响力,把法家思想发扬光大。法家对于管理学的贡献在于提倡一种制度化`规范化,以制度来管理企业,把管理上伸到一个理性的高度。墨家创始人墨子,主张“尚贤”即不分贵贱唯才是举,“兼爱”即完全的博爱(与儒家的亲亲相对反,将父慈,子孝,兄友等等的亲人对待方式,扩展到其他陌生人身上)“非攻”反对侵略战争(战争对于败者的伤害,伤人命,损其才,是没有利益的破坏行动,而对于胜方而言,仅仅是获得了数座城池与税收,但总的来说伤害与损失也是巨大的,所以战争是没有意义的行为)墨家对于管理学而言,它提倡的是一种民主式管理,这样的管理可以认为是现代民主管理的雏形。名家:代表人物;邓析,惠施,公孙龙和恒团在`作品《公孙龙子》名家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因从事论辩名(名称、概念)实(事实、实在)为主要学术活动而被后人称为名家。当时人则称为[辩者]、[察士]或[刑名家]。
2、传统思想对企业现代管理的消极影响
儒家文化
中庸之道是儒家文化的核心,而整体和谐性是中庸之道最本质的特征。中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意在强调应该时时做到适中,既无过,也无不及。
不将文化贯穿其中的管理是一种工具性,机械化的管理,而中国企业注重“情”,因此就需要不仅在技术、制度方面逐步完善,更要融入情感理念,这样才能达到更理想的效果,但是管理者更需要把握“情理”的适度。中国有许多企业人情风盛行,岗位的安排设置,职权的大小有很多取决于人情。这不仅揭示了这些企业法规制度的不完善,也阻碍了它们的进一步发展。因此,适度应用“情理”观念,才能更好地发展中国本土企业。
②道家文化
道家思想的主要内涵是道法自然和天人合一,是一种自然哲学,强调办事要遵循自然规律。
老子曰:上善如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局善地,心善缘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通过指出水的具有滋润万物却与其他事物不参生冲突的本性,旨在对领导者提出的要求,这与现代企业管理中提倡的以人为本有已曲同工之妙。随着全球化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管理者也意识到人才的重要性,以人为本,一切管理活动必须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基础,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来维持自身人才的竞争优势。
㈢完善中国特色的企业管理
1、汲取传统营养,完善企业管理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企业如果能够充分汲取其营养并结合时代要求加以创造性运用,形成具有创新精神、协作精神与和谐精神的企业文化,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弘扬故鼎革新的传统文化,构建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文化。中华传统文化历来强调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包含着鼓励创新的丰富内涵。例如《周易》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学》中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创新精神以进取、冒险和机会识别能力为内涵,以价值观为宗旨。然而,初期的创新往往不为大多数人所接受。中华传统文化中包含的求变求新、敢于打破常规、敢于质疑以及勇于探索、不畏失败的思想理念,有助于营造开拓进取宽容包容的文化范围。这鼓励人们不断求变求新,在实践中积极创新。
创新能力是企业的核心能力。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式下,企业之间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因此引进、培养并留住创新型人才,让创新成为企业员工的核心价值观,对于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来说特别重要。企业应大力倡导风雨同舟、荣辱与共的团队精神,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个人利益须服从整体利益。例如《周易》讲:“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吕氏春秋》上说:“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团队协作精神是现代企业文化的核心内涵,它要求员工树立爱企如家和集体利益优先的观念。将植根于深厚传统文化基础上的团队精神与现代企业制度结合起来,鼓励员工协作配合,“求大同,存小异”,有助于企业内部形成人人都是主人翁、人人恪尽职守的向心力,从而提高企业运行效率。
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国外文化对我国的影响越来越大。企业应在广泛汲取各种有益文明成果的同时,始终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思想源头,弘扬以和为贵、互利共赢等思想,构建具有和谐精神的企业文化,对内形成凝聚力,对外形成吸引力,树立良好形象,不断发展壮大。
2、摒弃传统糟粕,完善企业管理
我国的传统文化不是完美的,有其进步的一面,也有其落后的一面,因此在应用相应的传统文化的时候,也需要企业的管理者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将一些落后的传统思想剔除,应用先进的思想进行企业管理,这样才能够实现良好的企业管理效果,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
3、完善企业管理需要注意的其他问题
①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应用。每个企业面对的情况不同,应该选择不同的传统文化进行应用,向一些企业已经发展壮大,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这样的企业的优化升级。
②我国的传统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内涵也在不断变化,企业管理者在应用的过程中还应该结合时代的优点,充分的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再进行应用,能够确保应用传统文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三、结论
中国企业根在中国,传统文化对人们的行为举止和思维模式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企业在管理的技术、方法上,可以参照西方,但在运用时一定要形成自己的管理理念。
通过对东方文化中管理思想的研究,使企业管理从中汲取营养,结合现代的经营环境与西方管理科学,形成自己的管理模式,并应用于企业管理,这样才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减少管理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在新探索》,1998年版,企业管理出版社
黄河涛、田利民主编:《企业文化学概论》,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0版 孔南刚:《儒家商务思想与现代企业伦理文化建设》,《伦理学研究》,2010年07月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