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6155
论萧红《呼兰河传》的民俗描写
[摘 要]《呼兰河传》是萧红的一部回忆体长篇小说,作者在作品当中描写了故乡很多古风旧俗。本范文主要围绕《呼兰河传》中的跳大神、野台子戏、扎彩、孟兰节等民俗进行论述,它们像一幅幅无需浓妆艳抹而又内容丰富的油画一样,向我们展示了辛亥革命之后至“五四”运动以前这一历史时期内,呼兰河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单调。浅析了呼兰河人卑琐、落后的生活现状和“病态的灵魂”,以及作者独特的生命感受和人生体验。而萧红——这个被鲁迅誉为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被茅盾称为感情富于理智的女诗人。她的作品极具浓厚的地域文化,渗透着大地上泥土的馨香,闪耀着北国壮美的风光。
[关键词] 民俗;跳大神;野台子戏;孟兰节;
引言
“民俗”即民间的风尚、习俗,它是一个社会历史文化的心理积淀,它承载着一个民族的传统精神,透过这些民俗我们可以直观一个民族在一定时期内的历史文化,以及一个社会发展的年轮。提到“30年代文学洛神”萧红,很多人会想到她的成名作《生死场》,但她最重要的作品是她的长篇小说《呼兰河传》[①萧红:《呼兰河传》,四川文艺出版社,2015年3月第一版。
②李重华:《呼兰学人说萧红》,哈尔滨出版社,1991年版,第3页。
③宋孟寅:《庙会文化研究范文集》,甘肃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5页。
]。作家以她娴熟的回忆技巧,抒情诗的散文风格,浑重而又轻盈的文笔,造就了这部“回忆式”的巅峰之作。这部作品讲述萧红对童年时代的
论萧红《呼兰河传》的民俗描写2017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