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3511
论《红楼梦》前八十回与后四十回写作风格之比较
前言:
《红楼梦》是一部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艺术性的伟大作品,代表古典小说艺术的最高成就,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典范之作。其以曲折隐晦的表现手法、凄凉深切的情感格调、强烈高远的思想底蕴,在中国小说史上的影响可谓空前绝后,也在我国古代民俗、封建制度、社会图景、建筑金石等各领域皆有不可替代的研究价值。自红楼梦诞生以来的两三百年间,围绕其真实作者、感情思想、生活场景,乃至于小说里面的一针一线,其中人物角色的一颦一笑所代表的实在意义,都催生了一系列的研究讨论热潮。其影响之广泛,观点之迥异,著作之浩繁,在中国文化史乃至于世界文学史上都蔚为奇观,甚至于还因此形成了一门单独的学问:红学。
围绕红楼梦的研究讨论主要集中于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红楼梦是否是一部完整、统一的原著?其作者到底是谁?
其二,红楼梦所描写的小说情节是否是现实的反映?
其三,红楼梦里人物活动所代表的具体含义。
经过数百年来的研究讨论,第一个问题已经基本有了定论,即:通行版的红楼梦并非一部单纯完整的著作,作者也并不止一人。按照一般的说法,由于写作风格与文章脉络、故事情节上的差异,可以确定的是,大致前八十回与后四十回是不同的人在并不完全相连续的年代里所独立完成的。本文正试图从前后章回风格的异同之处出发,概括总结前人研究的成果,并加以客观理性的分析,以期对这部有着特殊意义的伟大著作有更进一步的理解。
关键词:红楼梦,前八十回,后四十回,风格,异同
正文:
语言与行文风格的比较
红楼梦的语言与用词恳切微妙、形象生动,数百年来一直为诸多文学家与语言学家所称道。而前八十回与后四十回在语言用词风格上的差异,也成为红学研究领域不可或缺的热门话题。在这方面进行过深入研究探讨的红学家们,一直在为前后语言风格是否一致而争论不休。有人断言“后四十回与前绝非一色笔墨”,而有人则判定“词句笔气,前后全无差别”。至于具体论证,则因为方法各异,角度有差,往往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就笔者来看,总体来讲,前八十回与后四十回在基本语言、用词及行文风格上保持大体一致,人物对话风格、描述说明性文字用词以及抒情表达方式都基本相近,这也是通行本《红楼梦》在普通读者之中能有如此高的认同度的主要原因之一。但这种“大体上相近”只是建立在一种比较模糊的基础上的,只要稍稍加以深入地阅读,就不难发现前后差别还是相当大的。
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后,有学者利用电脑统计学的方法,对《红楼梦》前后部分语言用词的频率进行分析,初步得出了以下结论:
从统计学角度来讲,前八十回与后四十回的某些用词存在明显差异。如以“肏”“屄”字为代表的粗俗鄙语的使用,前半部分出现频率明显高于后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