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4554
《红楼梦》宝黛二人爱情悲剧的社会意义
【内容摘要】 《红楼梦》作为古典名著中的瑰宝,勿庸置疑是一部悲剧主题的作品。它既是个人的悲剧,家庭的悲剧,社会的悲剧,更是宝黛爱情的悲剧。虽然珠宝似的碎片撒落满地,可碎片发射的光芒还是如此的夺目璀璨,从这些光芒中我看到了宝黛
对自由、民主的追求;对纯真、灵犀爱情的执着;对真、善、美的膜拜
【关键词】:自由 民主 纯真 真、善、美
有人说,悲剧是把最有价值的珠宝打碎了给世人看,确实如此。《红楼梦》作为古典名著中的瑰宝,勿庸置疑是一部悲剧主题的作品。它既是个人的悲剧,家庭的悲剧,社会的悲剧,更是宝黛爱情的悲剧。虽然珠宝似的碎片撒落满地,可碎片发射的光芒还是如此的夺目璀璨,从这些光芒中我看到了宝黛对自由、民主的追求;对纯真、坚贞爱情的执着;对真、善、美的膜拜!
(一)对自由、民主的追求
曹雪芹怀着深挚的爱意和悲悯的同情,塑造出一位富有诗意美和理想色彩的悲剧形象——林黛玉。“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她形容娇美、聪明绝顶、坚贞纯情、才学横溢,并具有诗人的气质和独特的悲剧性格。而她叛逆、反抗、追求自由民主的悲剧性格,又是她生命的主旋律。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社会,她不仅学识渊博、才华出众,而且又是那样如饥似渴地阅读“性灵文学”和描写爱情的角本杂剧,那样如醉如痴地沉浸在艺术的境界。在《王关吟》中,她言绿珠,说绿珠为石崇殉葬的不值,她咏红拂,赞扬红拂和奔的壮举,这些赞扬也说明了她自身对叛逆的认同,对自由的向往。对于贾府的“混世魔王”、“祸胎劣根“的宝玉,她竟引为知音、结为同心。从思想到行为都给他予以支持。在大观园里,不劝宝玉走“仕途经济”之道,从不说这些“混账话”的,只有她一人而已。
我想在当时等级制度森严的社会背景下,在大多数人追寻达官显赫繁华富贵的潮流下,能如此地蔑视“经济”与“仕途”,没有一颗洁净、自由的心灵,是难以达到这样高雅境界的。所以宝玉始终把她当作人生知己、当作精神支住,因而敬爱她。在恋爱、婚姻对象的选择上,她把宝玉选作自己的男朋友,甚至作为终身伴侣。不是因为宝玉的家庭显赫与富有,不是因为他的英俊与潇洒,也不是因为他的才气与能力。而是因为她们具有相同的思想与美德,如没有森严的等级观念,虽是主子,却没有主子的架式、冷漠与无情,反而对自己身边的贴身与丫环更多的关爱与怜惜。黛玉对待紫娟,亲如姐妹、情同骨肉,诚挚的友情感人至深。宝玉对身边的女性更是尊重、体贴与同情,不仅是对亲如姐妹的黛、钗、湘,也包括晴、袭、香菱和其他一些小丫头。所以说在爱情的理念上,林黛玉的观念是进步的。这个几百多年前的少女,为了心灵契合的爱情敢于追求、敢爱敢恨、无畏惧任何外界压力,甚至为此而牺牲自己的性命。这种大胆、勇敢、叛逆而又前卫的性格又何尝不是对爱情自由、人性民主、思想解放的追求呢?
至于宝玉平等待人、尊重个性的核心性格,主张各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活动,更是对自由和民主追求的最有力解释。他说过“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盈人。”与此相连,他憎恨自己出身的家庭,爱慕和亲近那些与他品性相近、气味相投的出身寒素和地位微贱的人物。这实质就是对自己出身的贵族阶级的否定,对腐朽的等级制度的排斥。同时,他极力抗拒封建主义的大家族为他安排的生活道路。对于封建礼教,他尽力逃避参加士大夫的交游和应酬,对封建士子的功名利禄、封妻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