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3118
从《傲慢与偏见》看奥斯汀的女性观
【摘要】《傲慢与偏见》描绘了当时英国女性不平等的社会地位和尴尬的生存境况,并成功地塑造了一位女性主义先驱,讴歌了伊丽莎白对男女平等和建立在爱情基础之上的幸福婚姻的追求为女性的独立、尊严和男女平等树立了一面旗帜,吹响了妇女解放的号角。
【关键词】简·奥斯丁 女性观 伊丽莎白
一、奥斯丁创作的时代背景
奥斯丁生活的年代,是世纪交替的时代,即18世纪初19世纪。处在英国维多利亚时代背景下,受“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影响,奥斯丁创作的小说在英国文学史上承担了以理性为特征的现实主义向以情感为特征的浪漫注意过度的承前启后的作用,奥斯丁的作品就仿佛是一副画般地反映了英国人民在这个时期的转变。
当时女性地位与她的家庭背景,财产数量。或者大多数情况下,是和她先生的财产数量紧紧相联的。女性不管多么有能力,多么聪明最终都为家庭牺牲。换言之,女性的地位生来就低于男性。忠于丈夫,容易家庭暴力,隐藏自己的才华,都被视为女性的美好品德。即便是这种状况,女性也没有对自己的不公平命运表现出任何反抗,挣扎。她们觉得自己的命运无非就是要么嫁给一个财产相当的男人,要么成为嫁不出去的老姑娘,要么就是做一名卑微的家庭女教师。女性的这三条出路中,女教师的收入太微薄,而且没有保障;当一辈子的老姑娘按照当时的社会惯例,是要被关进疯人院的;所以,女性只有依靠婚姻,也就是男性,才可以生存下去。而女性对于男性的欣赏,尊重,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基于待嫁妆女性拥有多少嫁妆。由于出生于中产阶级家庭,奥斯丁要求女性首先要成为社会认可的美好的淑女,拥有基本的知识和情操;其次,奥斯丁认为,女性只要拥有了基本的品德,获得了各样的教育,意志坚强,自信,即便自己身无文,没有坚实的家庭背景,广泛的社交,依然可以找到自己的完美生活。
作为一位女性作家,她开始以全新的视角,从纯粹女性的视角来探讨女性问题。在她的作品里,以作者和其作品中女主人公为代表的女性,为使自己能在男性社会挣得一席之地,开始了强烈的反思,并不断地为争取女性的权利摇旗呐喊。
二、作者的女性观
奥斯丁在文本内容的选择上,反映了独特的女性体验。作者长期生活在农村,接触的都是中小地主和牧师一类人,生活圈子非常狭小。她的小说囿于恬静的乡村田园生活和绅士淑女的恋爱婚姻,多为平淡无奇的生活琐事,无非是会客、喝茶、跳舞、聊天等谈笑风生的社会场景,展现的主要是女性人物的生活、爱情、婚姻、命运。虽然对于重大历史事件、社会环境的描写微乎其微,但是奥斯丁以女性特有的细腻笔触,以一个村镇上三四家人的婚丧娶嫁、日常琐事为素材,刻画了一群栩栩如生的人物,像“用一支又尖又细的画笔,在小小的一块象牙上轻描漫画”,创作了独具风格的风俗小说,生动地反映了当时英国农村的阶级关系、风俗人情和社会心理。
奥斯丁在人物性格塑造上,把女性形象抬升为作品主角地位,借助女主人公伊丽莎白这个形象,揭示了当时英国社会男尊女卑的现实,传达了女性为争取男女平等而抗争的呐喊,闪烁着女性意识的光彩。
首先,小说中贝内特太太二女儿伊丽莎白是位聪明而有才情的姑娘。开篇贝内特先生就对五个女儿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她们哪一个也没有多少好称道的,她们像别人家的姑娘一样,一个个又傻又蠢,倒是莉齐比几个姐妹伶俐些。”从她父亲的评价中,我们可以对伊丽莎白有一个初步印象——别的女儿都糊涂,只有莉齐与众不同。她虽未受到贵族小姐们的“正规教育”,也不十分精通音乐等表面的才艺,但读了许多书,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