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3534
摘 要:张爱玲曾明确指出《红楼梦》是其“一切的源泉”。从8岁起读《红楼梦》,她几乎每隔几年都要读一读《红楼梦》,并且用10年时间对其进行专题研究。《红楼梦》对张爱玲文学创作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本研究将从《红楼梦》与张爱玲文学创作的关系、创作技巧的影响、创作审美观的影响三方面进行论述。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坛中的一个特异现象,本研究就张爱玲对传统技法的娴熟掌握和运用上做一个深入分析。
关键词:《红楼梦》;张爱玲;文学创作影响
作为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国文坛最重要的作家,张爱玲象一颗慧星一样划空而过,50年代末,夏志清在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中,第一次把张爱玲请进了文学史,并予以高度评价“张爱玲应该是今日中国最重要的作家。仅以短篇文学而论,堪与英美现代女文豪曼殊菲尔、安沦特、韦尔蒂、麦克勒斯之流相比,某些地方恐怕还要高明一筹。《秧歌》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已经是本不朽之作”。对这样一位重量级作家,关注、研究的读者群和批评群是十分庞大的。近年来评论界始终把对张爱玲的评论锁定在“苍凉主题”、“人性主题”、“女人命运”、“犯冲色彩”、“繁复意象”等视野,而忽视了《红楼梦》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本文就此将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论述。
一、《红楼梦》与张爱玲文学创作的关系
(一)张爱玲对《红楼梦》的痴迷
张爱玲曾自称《红楼梦》和《金瓶梅》是她一切的泉源,尤其《红楼梦》。张爱玲用《红楼梦》笔法进行过模仿性创作。她在中学时写了一篇五回的《摩登红楼梦》。张爱玲每隔几年就要读一读《红楼梦》,对《红楼梦》各种版本,她一看即知。她对《红楼梦》进行过10年深入研究,写出了极具特色的《红楼梦魇》。 她认为《红楼梦》是未完成的,高鄂的狗尾续貂成了附骨之疽。她认为《红楼梦》被庸俗化了,而家喻户晓,与圣经在西方一样普及,因此影响了文学的主流与阅读趣味。她还写过《红楼梦未完》等文章,她的这些文章与今天的范文可能有一定距离,但她无疑是张爱玲深爱《红楼梦》并受其影响的见证。在《红楼梦魇》序最后的诗句里她写到“十年一觉迷考据,赢得《红楼梦魇》名”这似乎是其潜心研究《红楼梦》的真实写照了。
(二)张爱玲身世与曹雪芹有许多相似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