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3019
论《诗经》婚恋诗中的女性形象
摘要:本文主要以《诗经》的婚恋诗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其中三种主要的女性形象,并试图分析形成这些形象的时代因素。
关键词:诗经 婚恋诗 三类女性形象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周人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而其中的婚恋诗就如同周代婚姻文化的镜像,表现出那个特定时代爱情生活的特点。《诗经》中的婚恋爱情诗不仅在数量上占了很大比重,而且内容十分丰富,它们或歌唱男女相悦之情、相思之意,或者描述男女幽会的情景,或者表达女子的微妙心理,或者嗟叹弃妇的不幸遭遇,能够全面细致地反映周代人民的爱情观、婚姻观,并塑造了一批性格各异的女性形象。她们或者大胆泼辣、勇于追求自己的幸福;或者情真意切、情意绵长;或者懦弱痴情、哀婉悲戚;纵观《诗经》中的婚恋诗,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以上三种类型的女性形象:
一、大胆泼辣,敢于追求幸福的女性形象:《诗经》中女性主动积极地追求爱情的一面首先表现在不加掩饰地表达对心上人的赞美、爱慕、思念之情。《郑风·丰》以“子之丰兮”,“子之昌兮”,赞美情人英俊丰满,体格健壮。后悔情人两次相邀自己都没有赴约,下定决心,下次情人再来时,将“予与归”,随他而去,从此跟定了他。《郑风·子衿》叙写一位痴情的女子对恋人的思念之情。“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青青子佩,悠悠我思”,不仅怀念恋人甚至连其衣领及衣带下的玉片,都朝思暮想,以致心神不宁。“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纵我不往,子宁不来?”同时又嗔怪恋人不捎个音信或主动来会见她,表现身处恋爱中女子对恋人复杂的心情。“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甚至怀疑恋人不来相见,是因为和别的姑娘肆情放荡地到那城门楼偏僻的地方幽会去了,对恋人的又爱又恨、又思又怨的矛盾情思表露无遗。
其次,表现为主动追求或拒绝男子。《诗经》爱情诗中有许多描述女方主动约请心上人幽会,赠送定情信物,讥讽戏谑男子,催促意中人赶快来迎娶或亲近,拒绝已婚男子的诗歌。《邶风·静女》写一位朴实的青年赴对方约会时的情景。“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写温柔活泼的姑娘主动约恋人到城角去见面,并送给他一支柔嫩娇美的荑草作为信物,“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姑娘放牧归来,又把采回的白茅芽儿赠给他,让他感到喜悦无比。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约会的过程中女方是主动积极的,其主动提出约会,并两次赠给情人礼物,这些礼物虽轻,却有“定情信物”或“以物传情”的意蕴。《卫风·木瓜》是写一对青年男女互赠定情礼物的歌辞。“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投我以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