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4908
论《西游记》中孙悟空和唐僧的形象
【摘 要】本文就《西游记》中两位主要人物孙悟空和唐僧的形象进行分析评价。指出两位艺术形象的社会基础。分别分析了孙悟空唐僧人物形象的具体特点。孙悟空是斗士、智者、侠客、幽默自信的形象;唐僧是儒家学者、吉祥福寿、外柔内刚、善良佛道者形象。分析了他们身上的不足之处。文章最后评价了两个形象的异同。
【关键词】孙悟空 唐僧 西游记 艺术形象
《西游记》是中华民族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浪漫主义文学作品之一,也是我国优秀的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之一,它更是神魔小说中的杰作。其中塑造的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妖魔、鬼怪各具特点,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社会影响。《西游记》的诞生把中国浪漫主义文学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本文从《西游记》众多艺术形象中选取孙悟空和唐僧这两个形象,进行分析鉴赏,从一个侧面来认识和理解这部杰出的魔怪小说的思想性及其意义。
一、孙悟空的形象
(一)孙悟空形象特征
1、斗士形象
孙悟空作为《西游记》中一号人物,其最鲜明的特征就是斗士特征。也正是由于这个斗士的形象,让广大的读者倍加喜爱和敬仰。他与天斗,闹天宫,骂玉皇;戏群仙,觉的周天不宁,还想把玉皇大帝推翻,自己掌管天仙。他与地斗,把冥府阎王打的落花流水,撕毁自己的生死名册。与水龙王斗,与妖魔鬼怪斗,与人间的腐朽势力斗,与一切阻碍前进、束缚自由、坑害百姓的强权斗。甚至还要和佛祖斗。简言之,没有他不敢打斗的事物。从天界到地界,再到冥界、水界,无所不斗。
斗争构成了他生命活动的轨迹。如果没有战斗,他便觉得空虚无聊,觉得毫无意义。所以,斗争就是他生命的全部。都是有一点必须说明,孙悟空的斗争哲学,不是无原则的,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有明显倾向性的,那就是扶弱解困 。他从来都不欺凌弱小和被压迫者。他总是对恃强凌弱现象深恶痛绝决不姑息,这也是下文我们所说的侠义的斗争。
2、智者形象
斗争需要勇气,但更需要智慧。孙悟空不是李逵,不是莽夫,和八戒相比,他聪明智慧,可谓有勇有谋,智勇双全。为其如此,他才能占战无不胜,攻必所得。在遇见重大困难时总能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尽管有时候要有曲折反复,甚至是失败,但是最终的胜利还是属于孙悟空的。比如他最拿手的方法就是变化形象,隐形;最奏效的方式就是钻入他人的腹中一阵折腾。作者赋予它很多的本领和技能,使这个具有斗争性的人间英雄具有非凡的本领。充满了人类的智慧。他大脑敏锐,反应灵活,绝不刻板,能实事求是的分析问题,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眼睛看,耳朵听,鼻子闻,脑子想,是一个能力超群的人。
3、侠客形象
行侠仗义,抱打不平,惩恶扬善,扶弱济困,这是中华民族草根文化的内涵。孙悟空绝不像文人儒客们那样追求理想,诸如:达则兼善天下,穷者独善其身;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等。孙悟空不那样儒雅,但是他率真,坦诚,不做作,不虚伪,对于儒家济世思想,悟空只能认为是无病呻吟。悟空则是自己亲自去做,去打去斗去解救那些需要解救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