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3046
语文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主动发问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回答问题时,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成了知识获得过程中的被动者,这是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萌发的。因此,课堂教学要注意保护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学会主动发问。首先要构建心理安全区域,让学生敢问。其次要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会问教师要走下讲台,转变角色,有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传授者和学生成绩的评判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促进者,不断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还要改变学生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
[关键词]发问 启发 主动 强化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回答问题时,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成了知识获得过程中的被动者,这是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萌发的。因此,课堂教学要注意保护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学会主动发问。
一、构建心理安全区域,让学生敢问。
学生在课堂上不愿提出问题,主要是学生的提问受到各种限制,可能还会招致教师的指责甚至批评,于是学生 不愿主动提问题。要让学生敢问,必先扫清学生的心理障碍,为学生的“问”营造良好的氛围。
1)创设宽松的环境。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是传授知识的无声媒介,是开发智慧的无形钥匙,是陶冶情操的潜在力量。只有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师生平等的对话,学生才能张扬个性。因此教师要采取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只有这样学生才敢想、敢说、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