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2749
论《水浒传》的忠义思想
[摘 要]《水浒传》创作于元末明初,作者施耐庵在民间故事和话本、戏曲基础上创作而成,是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小说,全书围绕聚义于水泊梁山的以“宋江”为首的好汉起义这一线索展开情节,直至接受招安致使起义失败的全过程。这部小说最闪光的思想在于:宣扬忠义思想。它将封建统治者视为“盗贼草寇”的起义农民给予充分肯定,并深刻揭示了农民起义的社会根源,但是由于作者未能摆脱封建思想体系的束缚,在一些根本观点上仍然维护封建制度,这决定了他对宋江所坚持的“忠君”思想及其推行的投降主义路线仍持肯定态度。
[关键词] 《水浒传》 “忠义思想” 招安悲惨凄凉
《水浒传》是元末明初施耐庵所撰写,它之所以成为我国文学史上影响巨大的文学作品,不仅在于它思想内容的丰富,而且也由于它艺术的成熟。从小说整体内容看,笔者认为作者写作的目的一是借梁山英雄的侠义行为,抒发对当时黑暗现实的不满;二是希望封建统治阶级能够面对现实,接受教训。换句话说,作者强烈希望改变这样一个黑暗的社会,但这种强烈希望并不是自上而下来一次彻头彻尾的革命,而只是希望统治阶级的改良运动来实现。正如李贽在《忠义水浒全传·序》中所说:“一读此传,则忠义不在水浒,而皆在于君侧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