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4176
试论“泉州南音”的传承和发展
[摘要]2006年,泉州南音成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目前泉州南音正在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泉州南音的独特魅力正在一步步被世界人民了解和喜爱。本文追溯了泉州南音的起源,分析了泉州南音的传承与现状,并对泉州南音的创新与发展进行论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 泉州南音 起源 传承与现状 创新与发展
一、泉州南音的起源
泉州南音又称“南曲、南管、南乐、郎君唱”等,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它随晋人南迁,中原文化的音乐源头由此流入闽南,与闽乐文化相互融合,并最终形成不可多得的珍贵遗产。南音至今仍保留着唐代音乐的许多曲牌名,沿用着“丝竹更相合,执节者歌”的传统演唱形式。距今700多年的泉州开元寺建筑东塔的塔座的石雕拍板证实了泉州南音这一重要乐器早就出现在泉州。此外演唱南音时演唱者手执节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