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3996
论《水浒传》的忠义观
[摘要]《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忠”和“义”是作品的核心思想,把《水浒传》写成了一部忠义传,宣传忠义思想,通过不同人物体现出来,小说塑造了宋江、林冲、武松、鲁智深等一系列光彩照人的英雄形象,展示了宏伟壮丽的斗争生活场面,这种忠义观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受人物的思想、立场以及当时社会背景的影响,导致受到朝廷“招安”的悲惨结局。
[关键词]忠义思想 忠义英雄 忠义观
《水浒传》是一部描写宋代宋江起义的长篇小说,是在长期群众创造的基础上经过作家的综合加工再创作,又经过不同思想倾向的文人多次增删修改而成的。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水浒传》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统治阶级的罪恶,写出了“官逼民反”、“乱由上作”的真实历史,揭示出农民起义的社会根源在于残酷的封建压迫和剥削,肯定和歌颂了农民革命斗争的正义性,小说描写从高俅到郑屠之流上上下下各层统治阶级的代表人物,由他们组成一个黑暗统治网,给劳动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农民革命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小说中记述了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条好汉从聚义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辽军,最后剿灭叛党,却遭歼人谋害的英雄传奇故事。宋江在种种威逼利诱之下,仍然对自己的祖国忠心耿耿,这就是忠。林冲的妻子在林冲被逼上梁山之后,对高俅之子的凌辱,宁死不屈,最后上吊自尽,这也是忠。《水浒传》中一百零八条好汉为兄弟,为朋友赴汤蹈火,两肋插刀,就只为了一个“义”字;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为了一个“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