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5053
试论鲁迅小说中“不幸的人们”
[摘要]鲁迅小说倾向于现实主义。他是将所谓上流社会的坠落和下层社会的不幸用艺术的形式现实主义地表现出来,以引起“疗治”的注意。他的眼光不仅注视着历史发展的特定阶段和“英雄壮举”,而更多的是注意一般的历史的进程中下层社会的人们的不幸,是“平常人,平常事”的毁灭。梳理鲁迅小说中的不幸的人们,我们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知识分子,二是下层劳动人民,三是封建社会的叛逆者。这些普通的小人物,他们或争取普通人一样生活下去而不能、或想谋求一点社会改革而不得,终于不容于社会而毁灭了。他们的毁灭更多的引起人们对那个社会制度及其代表者的憎恨,对他们的“毁灭”的“同情”或“怜悯”,并引起读者对自身存在的与悲剧人物身上所存在的相同弱点的自我反省,由此唤起人们对社会悲剧根源的挖掘,对国家民族出路的探求。
[关键词]鲁迅 小说 不幸的人们
鲁迅的小说,字字珠玑,篇篇精品,最早为中国现代文学获取国际声誉便是从它开始。所以说,鲁迅小说,不仅是中国文学的宝贵遗产,也是世界人民的一笔珍贵的文化思想财富。小说集《呐喊》、《彷徨》在中国文学史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开创了中国现代文学革命现实主义的光辉传统,以“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的现实主义精神,描写了“病态社会不幸的人们”,对他们的悲惨遭遇寄予了深刻的同情;与此同时,也看到他们身上存在的这样那样的弱点、缺点,对他们作了诚恳的并且也是深刻的批判,希望他们能摆脱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