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4344
从“人性”变为“奴性”——“祥子”命运变化简析
摘要:“祥子”是我国著名作家老舍先生作品《骆驼祥子》中一个社会低层个体劳动者的具体形象代表。受社会制度及他自己的个人奋斗思想、性格和他与虎妞爱情结合的影响,最终使他由一个忠诚正直的人变成一个自私、堕落的社会奴隶。
主题词:“人性” 变为 “奴性” 祥子命运 简析
《骆驼祥子》是我国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在1936年的优秀代表作,是文坛中的一部力作,它标志着老舍小说的成就,也是老舍小说的最高峰。作品描写的是19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北平城内人力车夫的生活。祥子是这部小说的主人公之一。他是一个来自农村破产青年农民,20—30年代正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年代,连年灾难,不断的战争,中国农村迅速走向破产,因而成批的农民为寻求生路,纷涌城市,小说主人公便是一个具体形象的代表。这部小说通过洋车夫祥子买车丢车,攒钱丢钱,劳苦终生,到头来一无所获的悲惨遭遇,体现了中国在半殖民地的社会中,城市下层贫民由“人”变为“奴”的社会阴影。
一、“人性”化的祥子
“老实勤苦、忠诚正直”的祥子本是一个城市个体劳动者的形象。他虽然是车夫群体中的一员,但在他的身上又有着普通劳动人民许多优良品质:老实勤苦、善良纯朴,对生活具有骆驼般的积极和坚韧的精神。作品中写到他在曹宅被孙侦探敲去了自己辛苦攒来的积蓄后,却最关心的是曹先生的委托,还描写了他对老马和小马祖孙两代的关切,都表现出他善良与正直的人性。他不愿意听从高妈的话放高利贷,不想贪图刘四的六十辆车,他不愿听虎妞的话去做小买卖,都说明他认为“有了自己的车就有了一切”,并不想借此机会往上“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