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3507
宋词中的婉约与豪放
[摘要] 婉约与豪放,是宋词中的两种主要艺术风格。在中国词学的发展史上形成了婉约派和豪放派两派。本文主要介绍了婉约与豪放两派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分析了它们各自的特点,并从题材的广阔和狭窄、词的形式上、表现手法等方面对两者进行了比较,最后得出两者既有区别的一面,又有互补的一面。
[关键词] 宋词 婉约 豪放 特点 区别
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巨钻,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胜。宋词中婉约、豪放两种风格流派的灿烂存在,两者中词人又各有不同的个性特色,加上兼综两格而独自名家如姜夔的“清空骚雅”等等,使词坛呈现双峰竞秀、万木争荣的气象。对它们进行研究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一、婉约派与豪放派的形成与发展
在中国词学批评史上,最早对宋词进行分派者,应该是首次提倡“婉约”与“豪放”这一“两分法”的南宋词人王炎。其于《双溪诗余·自序》中写道:“今之为长短句者,字字言闺阃事,故语懦而意卑,或者欲为豪壮语以矫之。夫古律诗且不以豪壮为贵,长短句命名日曲,取其曲尽人情,惟婉转妩媚为善,豪壮语何贵焉。”《自序》中的“婉转妩媚”与“豪壮语”,所指虽为“今之为长短句者”即宋词的两种艺术风格,其实就是后来婉约派与豪放派的最原始说法。换言之,王炎的“婉转妩媚”与“豪壮语”之说,开后世对唐宋词分派之先河。王炎此举,实际上代表的是当时人们对唐宋词分派的看法与认识。